在北宋当名医 第206(2/3)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遂宁府。

    郭中攸道:“你学医后,一直规规矩矩守在医馆里,兴在医馆,败也在医馆,只能坐井观天,困在此处了。”

    李大路每个月只有一天的假期,此次若不是同村的人说他爹快不行了,盐矿的管事还不愿意放他回来。

    吴关山一一回答,郭中攸却摇了摇头:“你不行,你还是太规矩了。”

    冬日快要来临了,天气愈发严寒,平头百姓里,穷得缺少棉衣袄子的人家, 出门在外打工, 或是下田干活,都尽量用搓软的草绒塞到衣物里。

    “郭大夫,能与你同坐而谈,是某之幸。”吴关山说罢,倒了酒先饮一杯。

    开场白结束,郭中攸直接问他师承的是谁,学医多少年,可识得多少药材,有没有去游历过?

    与郭中攸论道后,吴关山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困惑。

    “……”吴关山没想到对方不按常理出牌。

    三娘摸着眼泪, 低声道:“大路, 公爹他前几日下田,不小心被王大户的管家撞倒, 摔进田沟里了。你也晓得,这天那么冷,公爹回家后,当夜就起了烧。”

    郭中攸在许家一住就是半个月, 除开最开始的几日都在与许黟进行学术交流,剩下的日子,他就在许家开了坐诊。

    这日,他在城南临时租下的小院里,收到许黟寄给他的信件。

    哪怕如此, 还是有好些穷苦人家病倒。

    是啊,他何尝不是在为一件未发生的事,而黯然神伤。

    许黟知晓他的苦恼后,叹息道:“吴兄,人的志向不同,有人想当官,有人想成为富甲一方的商贾,而有的人只想过安稳日子。人与人本不同,你若是按郭大夫之言而改变主意,何尝不是在走他人为你选的路。”

    吴关山闻言,心中的迷茫清晰了一些。

    即使被点出来,他依旧不敢去想,他离开盐亭县后,能去哪里。

    郭中攸摆手:“你们这些后生,就爱说客套话,我们都是大夫,没有高贵之分。再者,我是跑来找许黟论道的,你是许黟叫来的,想来也有几分能耐才是。”

    但郭中攸有一点说对了,他便是太规矩了。

    梨花村, 李大路从盐矿赶回家时, 从他媳妇的口中得知,他爹已经高烧三日了。他在盐矿里当盐工很艰苦,每日都要下盐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经常不能回家。

    ……

    得到消息后,他便收拾行囊,准备回家了。

    时隔两月,余秋林带出来的消食丸卖得差不多了。

    三娘哭着道:“那管事的就扔了一吊钱,我说要去请大夫来,他……”三娘说不下去了,她撸起袖子,给李大路看胳膊上的鞭痕。

    “三娘,我爹他……”李大路看着躺在木床上,病骨支离,连水都喝不进去的亲爹, 眼眶发热,眼泪啪啪地掉下来。

    不收诊金, 免费给来看病的病患义诊。

    “此……此话怎讲?”吴关山诧异问他。

    自他学医以来,遵循的便是师父的话,师父让他留下来打理医馆,他便留下来了。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离开盐亭县,去到别处,也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医馆。

    吴关山神色恍惚,他从未想到此处。

    “那王大户的管家呢?”李大路猩红着眼睛,气愤喊,“他们就没带爹去看大夫?”

    余秋林拆开看完内容,没有多想,急忙地去城里打听关于郭中攸的消息。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