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208(2/2)

    余秋林说完买卖的事,就聊起许黟要他查的东西。

    “许黟,许黟。”外面,郭中攸的声音传进来。

    许黟笑道:“这收获确实不错。”

    “我本只是想着问你能不能顺道打听些消息,没想到你能打听到这么多。”许黟很是惊喜。

    风轻日暖,是个好天气。

    他想着刚才过来时, 那郭大夫还在许家住着, 便斟酌道:“那郭大夫我查过了,在遂宁府确实有些名声, 不过都说他脾气古怪,给他治病还有要求,达不到就不给治。”

    十六贯银钱放在以前,一年下来都难见到,如今他两个月就能挣到这么多。

    余秋林说:“他给乡绅看病,需先拿五贯银钱,要是不舍得给,就不给治。另外,给了钱,他也不一定治,他医术高,那些乡绅不敢轻易得罪,不过也因此,其他大夫似乎跟他走得不亲近。”

    许黟没反驳,也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郭大夫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随后,他便问余秋林可有先回家去了。

    这医学设有授课的医学教授,并且收录医学生,考核出来的医学生,可以正式成为在编医官。

    许黟:“……”

    柴火灰是好东西,能当肥料,也能做药材。

    那些在遂宁府里开医馆的大夫,还是要给那些乡绅大户们面子,若不然,怕会惹一身骚来。

    难怪, 有那么多跑商的想要去外面做买卖。

    “这主意不错。”郭中攸意有所指地问,“许黟,你莫非也想去游历了?”

    合作伙伴?

    一想到这里,许黟便理解他为何不当医学教授了。

    第二天。

    “那你该好好休息了。”许黟拍拍他的肩膀。

    知道这事不能继续耽误下去,许黟就不劝余秋林休息了。

    郭中攸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目光落回到跟着从书房里出来的许黟,他淡笑道:“我记得那人。”

    “郭大夫,你这是要去哪里?”他问道。

    老百姓们知道这东西能卖钱,每年都会攒着,等到冬天前后,就有不少下乡的商贩去收。

    余秋林有些不好意思:“这些消息在遂宁府都是随处可知的,换个人也能打听得到。”

    许黟挑眉:“义诊?”

    不过想到郭中攸喜欢四处游历,又爱找同道之人论道,把他局限在医学里,怕是难受至极。

    毕竟不是哪个大夫,都有跟郭中攸如此傲气的本领在的。

    许黟惊讶于郭中攸的魄力,没想到他会拒绝在编的诱惑力。

    这一趟抛开消食丸的成本和饮食起居所用的开销外,他足足赚到了十六贯银钱。

    余秋林说:“入冬了,你先前想收柴火灰,现在正好可以下乡收去。”

    郭中攸眯了眯眼,问他:“他是你的下人?”

    许黟笑着点点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看着精神不错,想来不仅是这趟有收获的缘故,还因为涨了不少见识。

    郭中攸愣了下神,但很快就理解其中的意思了,顿时笑了起来。

    许黟拧着眉头问他:“不耽误你休息?”

    许黟摇头:“他是合作伙伴。”

    片刻,许黟换下衣裳出来,见到他一副要出门的模样,好奇起来。

    况且,他们要是赶不上,怕是没有柴火灰能收。

    余秋林估算着日子,说道:“我休不休息倒是无碍,反而是柴火灰不能耽搁,得赶在冬除前收完,要不然乡下的路就不好走了。”

    “什么要求?”许黟问他。

    许黟说:“去遂宁府卖消食丸的便是他。”

    聊完,从书房里出来,余秋林和郭中攸碰上面了。

    余秋林朝着他行了礼,便快步地离开许家。

    官办的医疗机构里,除了常在电视剧里出现的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以外,还有各州县的官办医学。

    郭中攸道:“我要带着柏儿去买些驱寒的药材,等会要去下面的村子。”

    余秋林还道,遂宁府的医学,曾多次请郭中攸去当医学教授,只是每次都被他拒绝了。

    沿途回来,他把身上剩余的消食丸也卖了去。

    余秋林摇头:“我见你来信,吓了一跳,怕那郭大夫有哪里不对的,得了消息就立马回程了。”

    郭中攸捋着胡须:“盐亭县还是太小了,你待不久的。”

    这要是成为医学教授,那便是在编医官了。

    许黟在屋子里练拳,还没练完就听到屋外有脚步声过来,听着沉稳的声音,他停下练拳的动作。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