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254(2/2)

    虽然只三贯钱,但对于穷习惯的何家来说,哪怕住上大房子,他们依旧保持着勤俭的习惯。这钱对他们来说,用一个月绰绰有余。

    如今余秋林正在给许黟干活抵债。

    另外,宋朝有专门的牙科医生,但盐亭县不是郡府,并没有牙医。

    说罢,他喊来阿旭,也让他休息。

    于是,她就来找许黟看牙齿。

    余秋林这几年哪怕挣钱,也挣不到这么多,何况他还刚娶媳妇不久。

    等他说完,旁边的方彩衣朝着许黟欠身说:“黟哥儿,我今儿跟着秋哥来,是来求你件事的。”

    于是,他们再三看许黟的眼色,确定他们要是不听,郎君真的会生气后,便听从地退出药房,将门关上。

    他在竹筐了挑了个巴掌大的,足有一斤,笑着对余秋林道:“让婶婶破费了。”

    许黟没全拿了去,每个月算出三贯钱,给他做生活费。

    有芋头、生姜和大蒜。

    他看何娘子的牙齿情况糟糕,不处理怕会更加麻烦,便提议把那三颗坏掉的牙齿给拔了。

    “你们就当放一天假,让自个轻松些。”许黟看着他们绷着的脸,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尺子轻拍他们的脑袋,“活儿是干不完的,但人不是驴,也不是牛,牲畜都要休息,何况是人。”

    方彩衣道:“我也是刚想起来的。”

    给病人拔牙齿还是头回,许黟自己没多少把握,他也不瞒着何娘子,将自己经验不足的情况告诉她。

    牙疼起来,别说睡不着了,连饭都没法吃,不到两日,何娘子的精神状态就差了一大截。

    “你说。”许黟示意她继续。

    若是多来几个人给他看牙齿,或许他还能扩展治疗范围,展业新领域。

    何娘子对他很是信任,宁愿当许黟的实验对象,也不想继续牙疼了。

    许黟眼睛亮了亮,这梢瓜跟甜瓜长得很像,可以蘸着盐酱生吃。

    两人说不过许黟,许黟凶起来时,阿旭和阿锦都是言听计从。

    等到午时,吃过了饭,余秋林携着娘子方彩衣过来了。

    许黟一看,好不凑巧,这里面都有好几颗牙齿坏掉了。

    余秋林喊完,便把后背背着的竹筐放下来,里面装了半筐梢瓜,还捎带着好几样其他的蔬菜。

    她家住郊外,吃住虽然比乡下好一些,但比不上城里人。

    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方彩衣嫁给余秋林后,没过两个月,余秋林就在东郊买了一座庄子。

    “自然可以。”许黟欣然应下。

    他今日来,不止来送梢瓜和拿药丸的,还来告诉许黟个好消息。

    余秋林欢喜道:“她前两日敷了药,还是会疼,早间醒来时就告诉我,不疼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余秋林憨憨笑说:“都是自家种的,花不了几个钱。”

    “黟哥儿,我娘种的梢瓜熟了,让我摘了些送过来。”

    而他正好缺乏给人看牙的经验。

    这钱凑不齐,有一半是许黟先给他垫付的。

    比鑫盛沅的庄子小些,要的价钱不便宜,通过牙行的黄经纪交涉砍价,最终以四百贯银钱拿下了。

    方彩衣道:“你治好了娘的牙病,我爹也有牙疼的毛病,可否让他来给你瞧瞧?”

    余秋林看向自家娘子:“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他没专门学过牙科,但古代医书里是有记载修补牙齿的诸多药方和补牙材料内容的。

    长久以往,这牙齿可不就出了问题。

    “我娘牙齿不疼了。”

    前阵子,何娘子忽然牙疼得睡不着。

    拔牙那日花了不少时间,许黟还让何娘子在家中歇一天,观察没出血,才放人。

    以往穷的时候,都是用柳枝做牙刷,再拿青盐刷牙齿的。后来家中没那般囊中羞涩,才学着城里人,用牙粉刷牙。

    哪怕市井里有卖牙粉,这牙粉也分上、中、下等货色。富贵人家用的牙粉,都是用数种药材调配的,用着自然是好不少。但像何娘子他们家,以前都是贫穷老百姓,有时候买不起下等牙粉,用草木灰、河岸里挖的沙子回来洗洗就可用来刷牙。

    阿锦回了屋休息,阿旭跑去井边,帮林氏提水,把灶房里的两个大水缸装满。

    在他们心中,郎君说什么都是对的。

    今日,距离何娘子拔牙已经过去四天了。

    受时代限制,时下的人里,大多数的口腔健康都不算好。

    这庄子便是之前许黟打听到的那户人家。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