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277(2/2)

    众人唏嘘,竟是被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娘子拿了头筹。

    阿锦闻言,往阿旭那边撇了撇嘴角,扭头就朝许黟说道:“郎君,你可答应我的,猜中彩灯就送给我,不能食言啊。”

    “嗯!”阿锦重重点头。

    她言毕,那摊主笑眯眯地向前一步往她走来。

    开始时,阿锦觉得她跟着郎君,自当是赢定了,直到……

    驴车悠悠驶出昏暗的南街平民巷,往热闹繁华的集市而去。

    “我要那彩莲灯。”阿锦想都没想地回答。

    许黟连一道谜题都没答对。阿锦看向他,欲言又止,不是错觉,郎君是真的不会猜谜。

    想着他以前每年年会,跟着堂弟他们表演重点节目,他每回选的都是背诵医书。

    “郎君……”

    重阳一过,余秋林拿着许黟寄来的书信赶到梓潼县。

    摊主话语未落,便有人争先抢后地高举手,纷纷要夺得这第一的名头。

    ……

    摊主畅声高呼:“水上生个铃,摇摇没有声,细致看一看,满脸大眼睛。”[注2]

    许黟站在人群外,温柔的双眸看着她。

    “郎君,那是走马灯吗?里面画的怎么不是八仙图,咦,是仕女图耶!”

    半个时辰后。

    许黟平静道:“不会。”因为可能猜不中。

    阿锦呼吸微微一滞,咬着唇道:“那我去猜?”

    在阿锦一声声的郎君里,许黟失笑不已,再喊着下去,他怕是还没猜中谜底,耳朵先生出茧子。

    许黟说道:“去吧,能不能拿到彩灯,就靠你自己了。”

    得了许黟的首肯,阿锦不再藏拙,挤开周围的小娘子女使们,扬着手里头的帕子,操着一嗓清亮动人的嗓音在喧闹的人群里喊道:“是有好酒卖。”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阿旭无奈喊:“妹妹,你安静点,别吵着郎君了。”

    他们一行人在灯会外下车,接着分成两路。许黟和阿锦一路,阿旭和二庆小黄一路,看他们谁先赢得彩灯回来。

    阿锦兴高采烈地接过,提着灯笼回头寻找郎君。

    阿锦打起帘子,探出脑袋,见到灯会上挂着琳琅满目的漂亮彩灯,发出“哇哇”的惊呼。

    很快,新的谜题揭开。

    一阵敲锣声起,悬挂彩灯的摊主妙语连珠地高声喊道:“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注1]此猜一物,谁若先能答出来,可选一灯,要是能连十中,这最好看的彩莲灯便是他的~”

    很快,摊主在众目睽睽下,将那彩莲灯取下来拿给阿锦。

    她不会让郎君失望的。

    来之前,怎么就没做好功课。

    场面气氛热烈激荡,众人笑语连连。

    这谜题她可太熟悉了,当年跟着郎君去摘桂花,就听那些妇人娘子们在唱这谜题。

    “锵锵锵——”

    他没坐到车厢里,在驴车上首陪着驾车的阿旭。

    后面,摊主又喊了几道题,有的被他人抢了先,有的被阿锦答对了。

    半个时辰过去,阿锦不负众望,先他人一步答对十道题。

    阿锦眨了眨眼,她怎么觉得郎君比她还没有信心。

    站在她后方的许黟,不由地眉梢扬起,不愧是他养大的,魄力可嘉。

    许黟苦笑:“答不出来。”

    夜晚的集市灯火通明,各色彩灯高高悬挂,人声鼎沸,街道两边传来各色各样的吆喝声,挑担货郎走街串巷,小楼瓦肆燕燕曲儿此起彼伏。

    “郎君,那兔子灯好好看!”

    若说其他,许黟自然要做出“郎君”的做派,但这种猜谜底,他郁闷地想,还是交给阿锦自己去争取吧。

    二庆红着耳朵回过神,连忙垂着眼睛不去看许黟,手脚麻溜地爬上驴车。

    许黟站在人群里,皱眉思索:“……”

    她恍惚,原来也有郎君不会的东西。

    “郎君,你想到什么了吗?”阿锦扭着帕子,低声地问。

    “这位小娘子答对咯,此记一分。”他说罢,笑着问阿锦,“小娘子是想现在换了灯笼,还是记到十数,换那最好看的彩莲灯?”

    这回,依旧是阿锦抢了先,她盈盈喊道:“是桂花。”

    他对于时下的猜灯谜,会打什么谜语一窍不通,纯粹是白日里突然听到来翠小楼吃饭的客人们多说一嘴,知道今夜有这么一个热闹的灯会。

    至于脑筋急转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