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346(2/2)

    许黟他们没有跟着梓州军回去,他们暂留下来收拾了周围,才慢悠悠地重新启程。

    许黟失笑道:“店家,你且上几盘酿煮的好肉,再来果子几盘。”

    她把身上艳丽的衣裳换了下来,穿了一身朴素的束腰青衫,拿着木簪盘了个高高的发髻,再戴上方巾,做低调的女使装扮。

    ……

    不多稍等,店保便端着一盘子过来,将上面的肉菜摆放到桌上。

    但城门开着,高高的墙上燃着火把,倒也看得清路面。

    很快,他们找到一家客栈落脚。

    “好吃,这鱼好吃!”阿旭忍不住地震惊喊出声。

    许黟尝过后,附和道:“是很不错,这里面用的香料恐怕不少。”

    许黟他们驾着驴车进城,穿过从吵吵闹闹的街道,市井灯火阑珊,集会上繁华热闹。

    阿锦吃完,眼眸亮闪闪地看向许黟,高兴地喊:“郎君,这鱼可神奇了,能吃出好几种味道来。”

    许黟连忙扶着她起来,怜惜道:“喜娘子不必如此,如今逃了出来,万要为自己而活。”

    临分别时,许黟思来想去,觉得她们身上该有傍身的银钱才行,便装了几个锦囊,在里面塞入了两张小面额的交子。

    待他们的车辆来到梓州城外,天早就暗了。

    许黟挑眉,也夹了一块。

    这盐卤鸭肉煮得刚刚好,不软不烂,吃着带有一丝嚼劲,但又不费牙。

    想着他们都没尝过这梓州府的银鱼鲊,许黟便要了一份。

    他看不出用了哪种鱼,只夹了一块吃进肚子里,发现这鱼入口先是惊人的咸,接着便是难以忽略的香和辣。

    喜娘刚得了许黟的恩惠,如今还得了医治,更是喜极而泣,虚弱地跪下来磕头致谢。

    换做阿锦在外面驾着车。

    这桃仁汤主治化瘀血,用以桃仁五十枚,芒硝二两五钱,当归、桂心、甘草各一两三钱,以及虻虫和水蛭各二十枚。[注1]

    阿旭手臂受了伤,他进到车厢里歇息。

    留的那部分,现在正好能用上。

    阿旭道:“郎君,我想试试这银鱼鲊是怎么做的。”

    大家早就饿得饥肠辘辘,闻见客栈大厅里飘着美食的香气,和客人大口朵颐吃得贼香的场面,肚子都不合时宜地咕咕叫起来。

    “这道盐卤鸭肉,比在昭化吃到的还要鲜美。”颜曲月夹了一块鸭肉吃,双眼露出喜色。

    “怕是不容易。”许黟眯了眯眼,但依旧鼓励道,“你若做了出来,我们就都有口福了。”

    至于那个受内伤颇重的喜娘,许黟为她诊脉后,给她开了一桃仁汤。

    有许黟这句话,阿旭更加想将这银鱼鲊做出来了。

    这样煮出来的猪肉,不带一丝腥味,吃着口感软烂,齿尖带有浓郁的油脂香味,且咸香辛辣,肥而不腻。

    店保笑呵呵地记下来,笑着询问:“几位官人娘子,可还要些别的?咱店里的招牌银鱼鲊,那可是香得嘞~”

    而店家端上来的这盘猪肉,选的是肥美的五花肉,用文火慢炖两个时辰。炖煮到软烂时,用快刀切片,淋上化好的盐水,再调上茱萸叶、炒香的花椒,用熬煮的热汤,做一遍浇头。

    客栈里人来人往,但店里上菜的速度不慢。

    端上来的肉食中,有猪肉、鸭肉和鸡肉。

    相较于他们俩,阿旭对那道“银鱼鲊”更感兴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车厢里,隔着屏风,许黟和颜曲月两人快速换好衣裳,将弄脏的衣物另外放到箱笼里。

    他们在路上相处几个月,颜曲月又是随和的性子,平日里吃饭,都是凑成一桌一起吃。

    猪肉贱价,带有浓浓的猪骚味,想要做好不容易。

    另一道,是盐卤鸭肉。

    今夜的晚饭也不例外,大家都没什么忌口的,许黟说完动筷,大家都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外面的鸭皮带着油亮亮的光泽,酱香味扑鼻,竟是不输那道做工讲究的白切猪肉。

    喜娘一听,抽泣地应了。

    而后他去而复返,又端了几盘果子回来。

    这虻虫和水蛭是虫类药材,许黟在医治患有内伤的病人时,开过这方,当时让阿旭买了些回来,后来又特意留了一部分。

    第二天清晨, 随着热闹的早市开始,许黟背着箧笥出了门。

    他让阿锦去交给她们,并叮嘱道:“不要被其他人瞧到了。”

    他口中所说的“银鱼鲊”,其实就是腌制好的鱼,类似于鲊菜的一类。

    许黟开好方子,命阿锦去抓药,而他则交代了喜娘如何煎煮药汤。

    坐在他旁边的阿锦和二庆瞧见了,纷纷伸出筷子夹了一块尝起来。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