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377(2/3)
“老师不爱叫我们磕头。”程宜然挚诚笑起来,转而说道,“我只要好好地学了医术,又如何会用,老师才更加欢喜。”
他娘连连摇手:“哪里来的话?他教导你是他心里念着你这个徒弟,可娘与他无亲故,若不是因为你,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来给娘治病。这谢礼,便是磕头也不足的。”
他娘将最后一碗药汤喝下,不久,眼前视野恢复清明,看清他儿子,他娘泪珠落下,唤他儿去给许黟磕头。
“多谢老师提点。”程宜然拱手一拜,欣然道,“我这就去医馆抓药。”
许黟惊讶道:“买这么多?”
晚间时,第二份药汤加热,又服用了下去。
程宜然不解:“磕头也不行了吗?”
这夜里他娘总算能睡着了,半夜也没被疼醒,一觉睡到天亮时分。
说着将手中东西放在桌上,拱手道:“老师,请吃果子。”
程宜然点点头:“好得差不多了。多亏有老师改的药方,要不然我娘便没法这么快就好。”
才导致他娘喝了药汤有效果,但效果不够好。
听他娘如此说,程宜然正色道:“那我去给老师磕头去。”
许黟看他提着这么多东西,又瞧他喜笑颜开,问道:“你娘病好了?”
而立春一到, 山上的积雪终于全化开了。
得到肯定回答,许黟便看向在旁边候着的程宜然,说道:“确实是肝虚寒之证,你开的药方中,再加大枣、柏子仁和桃仁二两,防风和茯苓增加到二两,看下药效如何。”
需要先将这药材倒在惠夷槽碾成细末,用陶罐煎煮,加水九升,煮到五升药汤,接着除渣,把药汤倒出来,分成三次服用。
听完许黟说的话,程宜然琢磨片刻,就知道他开的药方还有欠缺。
他提着大包小包的回来。
“心腹痛外,可会眼睛模糊,睁眼久了看不清事物?”许黟问道。
今年立春的日子在二月初四。
许黟:“……”倒也不必。
单从这处,就可看出他娘的肝和脾不是很好。
进来许家院子,就步履如飞地跑去见许黟。
程宜然按着他的吩咐把药汤煎煮好,端着分出来的药汤给他娘喝。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娘无奈地叹气:“都怪娘不好,小时候忘了教导你,你别磕头,去市井里买些许大夫爱吃的果子,好肉食,再不济,那茶馆里上好的茶饼,你也去买几块来。”
“老师确实爱吃这些。”程宜然心里有了主意,很快,便去到市井里,挑几样好的。
程宜然对许黟的敬佩更甚了,时过了早,就迫不及待地去给他娘温热药汤。
“哎呀,你这孩子。”他娘拉住他的手,“既然你老师不喜你们磕头,那怎么还去磕头了。”
程宜然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老师爱吃什么,就都买了些,要是老师不喜欢,我再去多买点回来。”
这药很快抓来,许黟留下来教导他如何煎煮。
他娘喝下去,半个时辰左右,心腹痛明显转好。
他琢磨一二,伸手按住他娘的手腕,仔细脉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