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2)

    那会云小幺和宋允在屋里说体己话。

    今年除夕,陈望从柴房搬了个自家地里种的大冬瓜,说要做冬瓜盅火锅。

    火锅耗柴火,可一年才一次,两位长辈就随小辈心意去了。

    不过今年不打算种那么多花生和豆子了,准备分种一批春玉米和红薯。

    云小幺没想到他居然记了一整年,见如此就更是不肯说:“嗯,等老了再告诉你。”

    更别提还有鸡舍里的四十来只鸡鸭,总而言之,今年是丰收的一年。

    而云小幺家比起去年,那情况不是好了一星半点儿。

    红薯专门用来榨粉,供面馆使用。

    二月初八的时候,里正忽然上门来找陈望。

    云小幺肚子的月份大了,做起事来诸多不便,就只能帮忙做一些不那么复杂的。

    下半年还种了好几分地的红薯和芋头还有土豆。

    红薯和芋头耐放,保管得宜明年也能接着吃,至于土豆,大半部分卖掉,剩下的一点做菜或者做粉条。

    每到这时候,平民百姓家就会检视这一年的收获。

    不过这也正回应了他那句“要和云小幺看一辈子的烟花”。

    陈望牵着云小幺在后头,想着等到明年这时候,孩子就不是在云小幺肚里揣着,而是要抱在怀里了。

    陈望咬着后槽牙捏了捏他自怀孕后更加圆润的脸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幺面馆正月十六开门,抓着新年的尾巴,陈望还放了鞭炮,祈求今年顺利。

    花生豆子都得清明前后才下种,云小幺先挑好放着,倒也不着急。

    正月之后是春耕,这股周而复始的洪流公平地席卷每个人。

    但他对另外一件事更加耿耿于怀:“去年你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

    上半年还收成了半亩地的玉米,都晒干了屯在柴房,需要磨成面的时候随时能搬去磨面。

    吃了年夜饭,宋允夫夫照旧过来喊他们去看花灯。

    又是岁末,去旧迎新。

    比如挑种子。

    去年他们家刚搬来宋家村第一年,没田没地,粮食也是买的,只有菜园子里的几棵青菜和半屋子的柴火,而今年,陈望租用宋家村旱地近八亩,种了两季的花生豆子,不仅把家里的食油,甚至平日吃的,来年的种子都给解决了,云小幺还送了十来斤给宋允。

    按照月份来算,云小幺的肚子应该是在五月发动,也就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正好他闲着,准备给孩子缝几件小衣裳,乍然听见里正来访,云小幺还疑惑了一瞬,不过他还是撑着肚子出去招待了里正。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