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第31(3/3)
她冷笑:“可惜了,你们是不知道啊。顾洽送了多少好吃的啊,堆满了整整一张桌子,林思危吃了一个月都没吃完,天天在我们宿舍里得瑟,这个是小洽哥买的,那个是小洽哥买的……呵呵,我们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哦对了,她前几天还收了一封什么信,一边看一边吃吃地笑,跟吃了蜜糖一样,肯定是顾洽写给她的。”
肖慧玉如果知道自己添油加醋临场发挥竟然还猜了个准,一定会佩服自己的联想。
此时林家乐的脸已经全白了,捏着自己的衣角,连句骂人的话都说不出来。林家欢则垂着头,她心里翻江倒海的,却努力掩饰着,怕自己哭出来。
原本是想借着来看外公,搞点林思危的一手黑材料,没想到全是不想听的坏消息,林家乐心里郁闷极了。好不容易对付过午饭,就吵着要回家。
公交车上,林家乐再也忍不住了:“妈,你不觉得把林思危放在外面很危险吗?”
刘玉秀心中一惊,还以为林家乐知道了阳川路要拆迁的事。
“你什么意思?放咱家里不危险?”
林家乐道:“她在外面招蜂引蝶的,把咱们林家的名声都败坏了。人家要指着我爸的脊梁骨骂的。”
刘玉秀其实也有点后悔,觉得自己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现在回想,把林思危赶走未必是件好事。虽说她在家里的确碍眼,但现在放出去,倒成了个隐患,自己看不住了。
尤其阳川路拆迁这事,绝不能让她林思危得了便宜。
…
林思危此时正在阳川路281号。
自从和奶奶相认,礼拜天学校休息她就会来这儿,给奶奶做些生活上的辅助。
打水、倒痰盂,洗衣服,她干起来都得心应手。还会帮奶奶尽量把一周所需物资都配齐。好在这年头物资也简单,林思危在奶奶的指导下,还学会了腌咸菜和萝卜干。
现在胡巧月有底气留林思危吃饭了,祖孙俩就着小方桌,一碗泡饭,一碟咸菜,一块腐乳,就吃得津津有味。
胡巧月会给她讲一些年轻时候的往事,林思危这才知道,奶奶原来还算是个女秀才。
她是资本家小姐,却又不是很有钱的那种资本家,解放前全家卷着细软急急跑路,在女校读书的她就被遗弃了。算不上故意 ,但也的确没有尽力。
所以她后来日子不太好过,搞得林正清的成分也不好。为这个,林正清跟她就断绝了关系,还主动申请第一批就插队当了知青。
当然,林正清吃不来苦也是意料之中,后来为了回城托人找到刘腊根,去刘家送礼时敏锐地发现了刘家二女儿对自己的好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事。
关于林正清这段,胡巧月说得隐晦。
但再隐晦,林思危也听得出来,奶奶并不赞同儿子的做法。不过儿子既然都能做出跟孤苦的母亲断绝关系这种事,自然也不会在意母亲的想法。
回城后林正清很少来看她,一是怕人说自己立场不坚定,二是刘玉秀看不起林家人。早先林正清也有几个表亲来往,在见识过刘玉秀的脸色之后,全都敬而远之。
胡巧月表面清冷,但毕竟也是花甲之年,又怎会感受不到孤独。儿子一家来得少,所以那天林思危在楼下喊奶奶,她都分辨不出是不是孙女的声音。
现在终于有了个晚辈亲近。从头一回的戒备,到后来的接受,现在的胡巧月一到礼拜天,都不坐在窗口了。她索性搬个小竹凳,一点一点从楼梯上挪下来,然后就坐门口看街景。
邻居也见过林思危扶着她散步,看到胡巧月坐在楼下,就会打趣:“林师母这是被太阳晒化了啊。头回上门,连门都不开,现在都巴巴坐门口等了。”
胡巧月也不掩饰:“小孩子一个礼拜才回家一趟,一到家看到锁着门,不像话。”
“对对对,一到家第一眼就看到奶奶,心里暖和。”
邻居的打趣让胡巧月十分得意,心想,你们就羡慕吧。你们的孙女儿上门,就会吃你们的,用你们的,我孙女儿还每回给我带吃的。
林思危:感谢顾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