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32(2/3)

    二毛听奶奶说,太婆们的娘家在巩沟里,山大沟深,背阴,长得都是青杠树,土地是沙土,不长小麦,玉米高粱也长得不好,连洋芋都长得小,全家孩子又多,饭都不够吃。

    第二天晚上,王东智王桂花娘家回来说救济粮发了,每家都领的白面,应该能吃到夏收时,王东林才不再惦记。

    范亚娟正准备晚上吃的面,切洋芋白菜萝卜烩一锅面片,捞一碟咸菜,够吃。

    他们连人都没得吃,哪里养得起鸡,王东林没说话,孩子太小了,根本没见过饥荒没法说。

    万秀林看着侄子们拿来的礼,四包盐都是一斤的一共四斤6毛钱,家里一个月能省了一毛五,老二还另拿了两个杂面馒头,做成糊糊够一家人晚上吃一顿,等晚上分救济粮,一家人怎么也能挨过去。

    “他们不肯要的,一个村都是那个情况,他们肯定也不愿意接受我们的东西,会伤脸面和自尊。”

    “你大姑在张家山,跟你大娘一个娘家,地少,你小姑在镇上,家庭条件比较好,以后你和你哥上学冬天晚上黑,不行就给你小姑给点粮食,让你和你哥哥住他们家。”

    王东林挨着范亚娟,嘴硬,说:“不都一样过来的。亚娟,你和孩子在家辛苦了。”

    恼羞成怒的范亚娟拍拍他的背,捏他脸,说:“要不,明天你给舅舅们送点吃的去?”

    “你哥下半年就读四年级了,时间过得好快。”范亚娟准备待客的杂面饭,带着二毛往王大海叫两个娇客到自家吃饭。

    “今天怎么没出去玩?”王东林将孩子抱进怀里。

    不到中午四个大人就回来,王东林又渴又饿,二毛看得出来他心情还不好。

    “妈妈,大姑姑拿了一斤盐和两个馍馍,小姑姑拿了一斤盐和一个花馍馍,你准备给姑姑们的娃,多少压岁钱?”

    初二,李桂芝张大红林美丽都回娘家了,王桂花留在家里待客没去娘家,大爷爷家的两个姑姑来二毛家走亲戚。

    王东林说完,叹了口气说:“就是穷,他们也不是不干活,就是土地没有产出。村里听说正准备申请救济粮呢,好歹人都过了年了。”

    范亚娟见他说的如此肯定,便笑着说:“那你就不要难过了,救济粮说不定今天就发,国家不会不管。要是你还不放心,明天帮忙找一找镇上人,我相信会有人管。”

    晚上,夜深人静,王东林翻来覆去睡不着,把范亚娟给吵醒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四个去,大人裹着破棉袄烤火,孩子们没衣服穿就在炕上躺着,屋里空荡荡的照亮,连喝开水的碗都不够,我们坐了一会儿要走,舅妈眉头才展。”

    “都一样过的,有什么辛苦的。只要你对我好,对孩子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睡不着,看着难受了?”

    太婆们的长辈都已经过世了,现在当家的都跟爷爷一辈人,按道理他们先走太婆这边也是可以的,但是日子穷,自己都没得吃了,过年根本走不起亲戚。

    “爸爸你不用担心,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你不是说他们要申请吃救济粮,那肯定会没事的。”二毛攀着王东林的肩膀,靠着他背,说:“要不,让太婆教他们养蚯蚓喂鸡。”

    “一人一毛。”范亚娟斩钉截铁的说完,又说:“他们小的孩子跟三毛差不多大,一人再一双布袜子。”

    二毛不愿意住在别人家,就说:“妈妈,我上四年级还早呢,不着急住姑姑家。”

    “嗯,会对你们好。”

    “没什么好玩的,下雪呢地上都是黄泥,也扫不成树叶。”

    媳妇儿孟浪了。

    王东林搂着她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爸爸,你怎么了?”

    “那可以了。”二毛点点头。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