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142(1/3)

    头发擦干,严斐给编成两个麻花辫。

    “嘚嘚嘚”的敲门声响起,会是谁呢?

    严斐去开门。

    “严哥,郭师傅有事找。”

    王克祥带着郭大运来了,进门,王克祥见老大没有不高兴,赶紧说:“玉琳,郭师傅说有人看上了他做菜的干松茸,今年想收一批湿货,这生意你做吗?”

    “做,为什么不做呢?”

    郭大运很激动的说一个光头的外国人,叽里呱啦的说什么他也听不懂,单独找的他,他的翻译说今天下午5点在青岚饭店商量具体细节等等。

    见玉琳答应了,郭大运单位还忙呢,立刻骑着车回去了,王克祥有些眼热这个生意。

    玉琳就留下他一起商量。

    “斐哥,这生意要你出马了,8-10月新鲜的松茸才下来,商人狡猾,那人肯定事先了解过松茸的特性。”

    “等放暑假我去收。克祥,你赶快联系几个咱们一起的战友,组一个车队,具体叫几个人,今天下午去谈过就知道了。现在路况各方面不好,人尽量多叫点,拿上家伙事儿。”

    王克祥听有自己一份,很快回服装店打电话。

    玉琳严斐来到青岚饭店,对方已经在等,一斤新鲜的松茸对方给10块钱,玉琳就跟对方说从产地到北城运输需要5天,会不会影响品质。

    小周翻译告诉她,说东西只要运到北城就可以,剩下的不需要玉琳操心。

    玉琳来的时候,带了一些祥林镇的冬虫夏草黄芪当归,也拿了一本专门介绍药材和养生的医书。

    “只收购松茸大家没有那么大的热情,这些药材都是道地药材,疗效各方面有保障,特别适合老年人养生食疗煲汤。你可以看一看,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保证质量。”

    三个秘书对西装革履的光头外国人一顿介绍,那人好奇的看看药材,看看玉琳。

    “石先生说可以。药材的价格按照采购价收购,如果药材效果好,之后会采购。所有手续我们来办。只是委托你代为采购。”

    半月后,负责签合同的是赶鸭子上架的王克祥。

    玉琳被单位派到桂省出差了,今年参加广交会的增设了竹编工艺,玉琳跟着相关考察团,去桂省的各个县市去挨个儿考察,要挑选出一两家工艺最精致的竹编参展赚外汇。

    整个7月玉琳都在桂省转悠。

    严斐一放假就找了一辆解放牌大汽车,王克祥直奔祥林镇,镇长还是孟泽,玉琳给镇长和金大爷葛队长三个带了重礼,嘱托他们照顾好严斐。

    严斐联系到自己种药材的战友,采购了一批道地药材,先送回来给石先生送检。

    等雨季来临,最好的松茸开始生长,严斐带着王克祥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10个老战友进村入户去收松茸。

    松茸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其实并不受当地人喜欢,除运输送货成本等严斐一斤定价5元。

    收价购很高,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白天都去丛林里捡菌子了。

    好的红菇牛肝菌等严斐也收,就是价钱低,干货一斤5毛左右但盖不住东西多,野生的木耳能贵到一块二一斤。

    各种杂菌每天能收上来五百斤干货。

    王克祥看着堆积在库房的干蘑菇,着急了,这东西万一没有销路可就毁在手里了。

    等松茸下来,严斐把500斤鲜货送到北京,石先生看了品相验货后,当即给了钱,这买卖才算开始。

    严斐把钱交给王克祥,带着兄弟们继续原产地收货,他在北城带着石先生的翻译接货,原来租的仓库也派上用处,压满了各种菌子的干货。

    严斐领着李老大看货后批发出去一部分,后来他发现南边来的人似乎很喜欢,问都不问价格就会买。

    李老大就把严斐的这些货卖到南方,赚了一笔钱,又买进一批家用电器,摇身一变做起了家电买卖生意。

    “严哥,以后有好生意一定带着小弟。”李老大给严斐结清货款,拿到玉琳送给他的一斤松茸和冬虫夏草,笑着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