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224(1/3)

    玉琳把小景和爷爷堵在家里,给他们两个人发工资,给严刚给了500元的花销。

    玉琳给小景一叠钱,说:“小景,你帮忙算账,每天5毛,算你100天,给你50元工资,这钱是你的私房钱,你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

    “谢谢妈妈!”小景笑眯眯的接了钱,一边数一边谄媚的说:“妈妈,明天我还给你帮忙。”

    “明天我休息。我们家今年的生意就做到今天,要给别人留点财路。”

    腊月的年集,提着秤拿着化肥袋来长谷收山货的外地人越来越多。

    小景和爷爷上街,看到给他卖过粉条的婆婆把粉条卖给了一个陌生的叔叔,两个人都笑呵呵的。

    “李婆婆,你家还有粉条吗?”

    “呀,是小景啊,你妈妈不收粉条,我就卖给外地人了,一斤也是6毛钱。”

    严刚看孙子脸飞快的转过来,一脸的不高兴。

    李大姐笑的有些尴尬。

    “大姐,小孩子脾气来得快去的也快。你知道的玉琳只要你们粉条卖得好,不管卖给谁,她都替你们高兴。”

    严刚见她还是不好意思,搓着手像个犯错的孩子,不得不解释。

    “李大姐,给你透着底,玉琳的货还没卖出去,也没有本钱再收。你给邻居们带个话,6毛钱能卖都卖了。”

    “是这样的吗?那我得赶紧回去了,我家还有几百斤粉条呢!”

    李大姐宛若脱兔,飞奔着走了。

    严刚把闷闷不乐的小景抱回家,把事前前后后给玉琳说了一遍,留他们母子俩在家。

    “小景觉着李婆婆没把粉条给妈妈留着,所以很生气,是不是?”

    “嗯。她明明要把粉条卖给妈妈的。”小景抱着妈妈的脖子,见妈妈没有揍自己,大着胆子说:“妈妈收粉条,她们才有钱。”

    玉琳抱着儿子想了半天,笑着说:“小景,妈妈收粉条是为了帮爸爸。

    所以,如果有外地的叔叔来收粉条,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妈妈的意思是不管李婆婆还是陌生的叔叔,他们都在帮妈妈。

    这样的话,妈妈就有时间陪小景逛街,陪小景钓鱼,给小景和爷爷做饭。”

    “那他们都是好人,是和我们一国的?”小景眼见的高兴起来。

    “对。他们是和我们一国的。”

    “妈妈,李婆婆好像不好意思,可我没说她也没骂她哦。”爷爷还骗她。

    “那是因为李婆婆喜欢你,才在乎你的态度。下次逢集,见了李婆婆好好打个招呼,她就高兴了。”

    玉琳见小景还有话要说,静静地等着。

    “爷爷骗她,说你的粉条没卖完。”小景贴着玉琳的耳朵,小声嘀咕。

    玉琳眼睛一亮,也贴着小景的耳朵学他,问:“小景知道妈妈的粉条卖完了?”

    “嗯。我不告诉别人。”

    玉琳心里涌出无尽的喜悦,这小子,好聪明,他怎么知道家里都没人和他说。

    玉琳拍拍儿子的小肩膀,小景今年个子窜高,吃一碗多饭还是瘦,面相上越来越像爸爸。

    “小景,瞌睡了吗?”

    “没有。”小景躲在妈妈的怀里不想起,妈妈的怀抱香香的。

    难得小景在她怀里睡午觉,玉琳就这样抱着坐着,看着他睡。

    腊月十五,街上的红薯粉条卖到了8毛一斤,杨老太太回来还说村里的粉条有人上门去收,也要7毛钱一斤。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