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275(3/3)
小景带着小悦在村里骑自行车,认识了一群小朋友,一个本家叫娟娃的小朋友被她爸爸领着来,要骑小景的自行车。
小悦带着她院子里玩儿。
王桂花王大河一回来,王东智张大红王东辉李桂芝王东森张淑英林美丽晚上就到家里来片闲。
三间正屋热热闹闹的,老人家很高兴。
小悦拉着小景去村里捉迷藏玉琳也跟着来,牛牛和卷卷是小大人围着火垒听大人说话。
生才先把前面借的500元给奶奶还了,王东森笑着打趣道:“现在老三是村里的磨坊主了,每天都有人来磨面,说老三心细,磨得白面好。”
“哎,没办法。每个月总得把电费赚回来。”王东辉心里苦,年轻的时候都没有这样干过活。现在看电磨,黑天白夜只要有人叫就得去。
“生才手巧,今年赚的钱很多。挣了有大几千块钱。”王东智是和生才大力一起跟着李进在沪市建房。
“现在沪市发展的很好,我都想留在那边工作不回来了。”王东智有感而发。
王桂花一笑,六十多岁的人,过几年看大门都没人要。
李桂芝见婆婆居然看上去比自己都年轻,心里憋屈坏了。
“爹娘,你们八十多岁的人了,以后就在村里住吧,让我们几个也尽尽孝心。”王东森率先道:“你们不在家,我们几兄弟都没地方旋。”
王桂花笑呵呵说:“我们分给老二了,老二在哪里,我和你爸就在那里。”
“爹娘,你们还有我们几个孩子呢,老二是老二,我们是我们。你们这样,我们在村里被人笑话。”王东辉抱怨道:“明明我们也想伺候爹娘。”
“爹娘,你们要是在村里住,我和大红伺候你们一日三餐。开年,我就不出门了。”王东智其实有点吃不消工地上的活儿了。
张大红立刻不愿意了,拉下个脸。
等王东胜三毛一家回来,家里更热闹了,王桂花王大河把买的好吃的都给孩子们散。
圆圆景瑞大力家的儿子,牛牛卷卷小景小悦一院子里的娃娃,热闹的院子里能把房顶掀起了。
王大河挑着水烟带着胖嘟嘟小悦,乐呵呵村里找老伙计片闲话,老村长还健在,李氏已经作古。
两个人不知怎么的就说起了李玉书。
“把书读狗肚子里去了!”
“现在得了半边风,相好的,儿子一个都不见了!”
李玉书影响了村里好多人,近年来大家才又盯着自家娃娃读书上学,也不重视教育,都惦记着出门打工挣钱,尤其女娃初中一毕业就出门打工了。
“社会好。街道村年年办社火,我们村办不起来了,现在的年轻人惦记着电视录像。不像以前那么爱看社火了。男娃软哒哒的,不图力气吃饭了。”老队一时间长感慨万千。
“想当年,我们村的狮子是方圆最强的。噌噌噌一步上桌。”
小悦竖着耳朵听他们讲古。
“这是玉琳的老二?”老队长把小悦看了半天,看着有点像玉琳的女婿,淡淡的问。
“就是的。交了几万块的罚款呢。”王大河小声的说。
“哎。我们村今年新出生只有2个娃,六十几户人,玉琳她们一年的有二十几个娃呢。
头一个是女娃,还能再生一个,如果是男娃,乡里就不让生了。二三十年后,我们村怕都没人了。”老队长无限怅惘的说,“我们那时候喂娃多简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