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4(3/4)

    等海市这边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冯小河也终于把公司的活儿交出去了。大厂办事也算仁义,最后给冯小河多开了几个月工资,部门经理还给他发了个大红包,算是意外之喜。回来之前,两人把家里能拆的东西全都拆了——反正朱女士搬进来也要重新装修——当年他们没钱,全部买的是板材家具,自己动手组装的,这时候拆起来也算容易。什么衣柜、床、书柜统统拆成板材,外加抽油烟机空调电视,一起打包发了物流。虽说光是物流费就花了好几千,总体算下来,还是要比重新买家具要便宜得多。

    扔是万万舍不得扔的,好容易过了这么些年,板材里的甲醛也都挥发得差不多了呢。

    吃完了饭,冯小河就匆忙开车去了市里,要找胡春平到银行和工商办理各种手续。等他走后,姑姑便帮佳慧把行李往房里搬。她已经提前收拾出一间厢房,铺好了床,连蚊帐都挂好了。

    七宝迈着小短腿,屋里屋外看了一遍,问:“苗苗姐姐呢?”

    “就惦记着姐姐!”冯宝娟笑,“等会儿我带你去接姐姐放学,好不好?”

    七宝立刻高兴了,“妈妈,接姐姐!我也接姐姐!”

    “好呀,”佳慧把行李简单归置了一下,便给七宝脱鞋,“来,妈妈陪你睡个午觉,醒了咱俩就坐姑婆的车,去幼儿园接苗苗姐。”

    两个人起得都早,只在车里短暂打了个盹,这会儿吃了饭,往床上一躺,都觉得困意袭来。没过多久,七宝就睡着了,佳慧却强撑着起了床,去厨房找姑姑要了三轮车钥匙,又朝车厢扔了一把镰刀,说想去山里房子那儿看看。

    “你开慢些,这个车你没开习惯的,慢慢开才不会有事。”姑姑跟在她后面碎碎念,看着三轮车走远,才又回厨房洗碗去了。

    看新家

    农村的道路,现在虽然还没硬化到户,但村与村之间都通了水泥路。佳慧骑着电动小三轮,小心翼翼过了桥,上了主路,这才加速狂奔,十来分钟就到了香菇基地那扇破旧的大门前。她停下车,顺着门缝往里面看了两眼,眼看着快到五月,荒地上的草蔓越发葳蕤,都牵连成片了。

    厂房里没什么好看的,要到七月份才开始进原料装袋,准备种香菇。在此之前,他们要尽快把院子里的荒草拔了,不然等到秋天结了籽,明年的杂草就会越发厚实。

    佳慧看了几眼,就又上了车,拐进旁边水泥路。开过漫水桥,就看到了熟悉的大樟树。

    她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停下车,站在猪圈旁看了许久。这里暂时还很荒芜,但很快就不会了。她会把它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她仿佛看到半山的平台上,孩子玩耍的身影;仿佛看到大樟树下,老人们对坐着聊天;仿佛看到脚下的土地释放出肥力,滋养着蔬菜和花朵。

    当然现在还太乱了。要等房子修缮好了,有地方住,才能把奶奶和外婆都接过来。佳慧一想到这点,恨不得现在就动手。

    猪圈肯定是要拆的,拆下来的石头正好可以在路边建一堵围墙,旁边还要盖一个大大的车库,停放汽车和各种小型农机具,尤其是电动小三轮,这东西既能拖货,也能拉人,还不耗油,堪称农村公路之王,她以后肯定是要买的。

    从猪圈到半坡下的这块地,将来会开辟出来种各种菜。虽然南边就有小溪,但靠北边的菜地浇水没那么方便。佳慧决定,到时候干脆就从溪里引一条小渠进来,在菜地里绕个u字形再出去。

    她默默想了好一阵,才转身从车厢里拿出镰刀,开始弯腰割草。从猪圈旁割出一条路,通往半坡上的晒谷坪。等上了晒谷坪,她抬头打量面前的房屋,发现它也没那么阴森了。胡春平说得不错,虽然房子看上去有些破旧,但只要下力气维修一番,住在这里无疑会很舒服。

    老房子就是这样,没有人住,时间长了就会漏雨,墙皮受了潮也会长霉脱落。粉刷装修前,先要找人把楼房的屋顶好好修一修。

    胡春平早就托人把钥匙放在大姑这里了,佳慧带了过来,挨个试了试,打开堂屋门进了房子里面。屋里蒙着一层厚厚的灰,零乱放着些没人要的古旧家俱。

    这幢房屋坐东朝西,背靠着山,面前是坡。房子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流行的那种样式,一进门是宽敞的堂屋,兼做客厅和餐厅。南面两个房间,北面是一大一小两个房间,被楼梯隔开。屋里并没有卫生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