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457(2/3)

    林舅母同李夫人一起坐车的时候询问小姑子:「最近同二郎两口子相处的可还好?」

    其实认真来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不过只有亲近的人才能体会那么一二。

    这位边郡来的掌家夫人,很是有几分真性情。

    姜常喜:「所以不是什么风俗,就是讨个好兆头。」

    李夫人像模像样的叮嘱常喜照看好两个孩子,很有些持重的跟着林舅母一起走了。

    原来是讨好兆头的,姜常喜不太讲究这些的,大家若是不嫌弃,自家也不差这点布料。

    林舅母对着小姑子操不完的心:「知道你定然是喜欢小郎的,不过二郎这边也不能少了关心。」

    姜常喜对于这位婆婆同往日里没什么不同,和和气气,热热闹闹的。

    姜常喜同齐舅母一起无语了,这还惦记着以后,满大街撒东西呢。这都什么爱好呀。

    见小

    李夫人:「对了,嫂子,我见今日送给二郎府上的礼物,怎么多了一俩马车。」

    换成往日,姜常喜肯定要关心一下周澜同母异父的弟弟,姜常喜行事向来周到,今日姜常喜不知道是人多,场合不对,还是其他原因,一句都没有问过李府小郎的事情。

    显然姜三夫人不这么认为,挺高兴的:「还是我们圆圆姜姜受欢迎,以后出门,东西都带双份的。」

    说道这个,林舅母就笑了:「还不是清河那孩子吗,知道二郎生了龙凤胎替二郎高兴,提前几日就把礼物送到京城了,特意写信叮嘱我,定然要等两孩子满月的时候再送。给二郎添点人气。」

    早知道,就提前准备一堆,省的委屈孩子们,差点被扒光了。

    小姑子也不是年少,初嫁人的时候,这都是二嫁又生孩子了。

    可今日两个孩子在姜三夫人同齐府舅母怀里,外甥媳妇可没说什么,更没有凸显自家小姑子,作为孩子们亲祖母的身份。

    这年头小娃娃的东西,也不是轻易能送出去的。所以齐舅母才会有这么一句,都是相熟的人家。

    林舅母也没法说,自己感觉着今日常喜同她似乎不太亲近,往日里无论如何,外甥媳妇都不会怠慢了小姑子。

    李夫人心下不是滋味:「原来是清河惦记着二郎呀,可惜我们小郎同表兄相差的年纪大了些,不然我们小郎的清河表兄定然也会喜欢咱们小郎的。」

    林舅母都带了圆圆的小衣服回去,说是要放在表嫂床头,沾沾喜气。可见龙酚酞这兆头多好。

    李夫人不以为然,她同二郎这边的走动一如既往,没什么区别的:「嫂子放心,这是自然。」

    林舅母看着小姑子,心下了然,这还是个不太通透的:「小郎也是有福气的,身边有亲爹娘疼。有咱们这些长辈心疼。不差他清河表兄那点东西。清河同二郎那是打小的情分。」

    该提点的她都提点了,小姑子不走心,她一个当嫂子的能如何。

    孙子孙女的满月宴,李夫人自然也不好提自家聪慧的小郎,所以总是让人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

    说真的,看不出来这位祖母对孙子孙女如何关注。齐舅母对着李夫人就不太挑眼皮。

    李夫人:「挺好的。隔三岔五的,常喜就让人过去府上看我。二郎媳妇是有心人,少见的周全。」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舅母索性什么都不说了,没有小儿子的时候,小姑子对二郎那边也就那样,有了小儿子之后,小姑子的心思用在二郎两口子身上的还能有多少。

    姑子没说什么,看着也不太走心,林舅母也就没多说。不然显得自己这个当舅母的给人婆媳拆生分。

    不是她当舅母的挑理,实在是这同往里外甥媳妇的为人不太一样。所以才这样问小姑子一句。

    齐舅母点点头,可不就是这点事吗,就是同外甥女说的一样,这群人不太讲究,委屈他们圆圆姜姜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