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478(3/3)

    如何不想,老父幼弟,若是自己嫁娶的人家差了些品性差了些,自己那是引狼入室。

    她不能护着幼弟就罢了,怎么也不能做这等事呀,嫁人当仔细些。

    李大人安慰女儿:「你母亲有一句话说的对,你早早的学些掌家的本事,同你姜姐姐学学,嫁去什么样的人家,爹爹都放心的。都是幼弟的靠山。」

    所以还是要自己的本事硬气。可这也看人的,人家父女都是属于有自知之明的。

    李小娘子:「女儿怕是不及姜姐姐万一的,还是稳妥些好,不求能够帮衬小郎,只求不给小郎招灾。」

    李大人:「我儿何须如此,我儿的好,在为父眼里,他人不及万一。」

    李小娘子笑的好不开怀:「在爹爹眼里,女儿自然是千好万好的。」

    李大人:「莫要多想,爹爹年岁不大,还能撑的住。好好的嫁人,过你姜姐姐那样的日子,为父看着也舒心。」

    当父亲的能为女儿如此这般,李小娘子也只能应下。可到底心疼老父亲呀。

    指责

    对于母亲的事情,李小娘子绝口不提,不过父女二人心下都明白,他们府上人口单薄,是愿意小郎同周澜这样的兄长走的近些的。

    以后小郎有李小娘子同周澜这样的兄姐从旁相助,即便是李大人老了,那也没什么可担忧的。

    可显然李夫人没有这么长远的打算。或者李夫人认为,这样的相处,就能让他们兄弟相处和睦,当真是很是愁人。

    李大人心下感叹,自家夫人也就养孩子的方式同世家靠拢了,眼界就差了点。

    周澜同姜常喜一人抱着一个娃娃,稀罕的不要不要的,别看小夫妻与李府依然交流,可心里那是打定主意疏远的。

    谁家孩子也不愿意让人怠慢的。其实也不用多久,李夫人就感受出来这份不同了。

    以往隔三岔五的,常喜就要医婆或者丫头过来一趟,送的东西有吃的,有穿的,有特产有药材。

    都是儿媳妇心血来潮,看到什么好,或者什么当用就让人往婆婆这送,那份亲密,那是肉眼可见的,心神可以领略到的。

    常喜更是十天半月就来李府这边一趟,同她这个婆婆唠唠嗑,说说话,偶尔还要相约李小娘子,娘仨一块出去逛街呢。

    说真的,李夫人如今的好名声,同这事都有些关系的。毕竟能同儿媳妇继女相处融洽的女子,当真需要点好性情的。

    如今吗,婆子丫头都是在固定的日子过来李府请安的。很制式。东西也送,不过布料,首饰居多,甚至还有金银,用姜常喜的话说,她们置办的东西,到底没有李夫人自己置办的东西合心意。

    所以当小辈的偷懒了。看书喇至于儿子,儿媳妇,那真是按着规矩来的。

    初一、十五过来问好。说的是实话,给的也实在,可李夫人感受到了不同。

    李小娘子心明眼亮,知道姜姐姐的那份心意没了,金银拿的多,是在说,以后不会让母亲没了养老依靠。

    初一十五过来拜见长辈,那也不过是走个形式,不会落人把柄罢了。就不知道这是不是母亲所求。

    三个孩子抱在一起玩,或者说觉得母亲该惦记孙子了,带孩子们过来走走的事情更是没有发生过。

    即便是不多想的李夫人,也明白,同儿子儿媳妇疏远了,若是愿意想的话,还是知道原因的,毕竟从何时疏远的,李夫人还是心中有数的。

    在李大人同李小娘子面前并未说什么。或许李夫人觉得这样她才能在李府更加自在一些吧。

    八月中秋,姜常喜同周澜闲拜访了林舅舅,然后是齐府外祖父那里。把孩子放在齐舅母那边之后,夫妻二人过去拜访李夫人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