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第37(2/2)

    如今粮价上涨,人市下跌,一个人不过六两银子就能开交,这还是人牙子转了两次手的价。

    “这是?”

    不过江易也不打算把这一百来支都在凤柳城卖掉。

    而院子里能晒着太阳的地方,扯出了根绳子,此时上头正挂着许多漂亮的小衣服。

    她百花园才是凤柳城的行首!行首!

    曹婆子忍笑道,“张姐姐,你不是来买几个伶俐人的么?”

    “这件小裙子多少钱?”

    这不,最近听说邻县旱灾,各家牙行都趁机收了不少人。

    曹家来人付了银子,把装口红的盒子宝贝般地抱在怀里。

    太平年月里,想弄到个标致可教的,那真是难得很。

    走时还不忘记同曹婆子再三叮嘱。

    那婆子当下就掏钱买下了。

    于二娘想起江易说过,这些改好的衣服,都准备卖出去,童装的话,就是在五文到十五文的样子。

    如今生意兴旺,连她们手里也挣了一大笔私房钱。

    坐在家里就有进账,这不比上门推销更强?

    她家里也有个小孙女哩!

    “再有了更好的,先给我送过来!准保比给那姓杨的强!”

    打算卖完即止。

    少少卖出去一点,既能维持格调,又不吸引脂粉界商家的注意。

    张妈妈一双眼仿佛刮刀般,上下仔细地打量过去,嘴角却不自觉地撇了起来。

    曹家下人找上门来买东西,二人赶紧放下手上的活去接待。

    不是她们八卦,主要是于二娘是个小寡妇,而江家掌柜就一个人,这家里头也没孩子呀!

    不过来都来了,张妈妈也就随手挑了一男一女两个人。

    这趟差事办得顺利,回去主家少不了要打赏啊!

    江家后院,陶婆子和于二娘两个,都坐在院子里飞针走钱。

    没过几息的工夫,身穿靓蓝色儿布衫的少年少女都乖顺地在院里站成了一排。

    她一边喜滋滋地把小裙子塞进了怀里,一边向二人介绍。

    不然凤柳城里牙人那么多,她何必到老曹这儿来?

    她们这一行的,虽赚得多,可名头不好。

    只因那些古里古怪的番邦衣服,大多都是布料少的,给大人做是绝计不够的,因此大多改出来的,就是各种漂亮小裙子、小袄子、小半臂。

    这批人里头,就没有一个美人胚子。

    她这不正想问这番邦稀奇物的事么?

    这口红本来就是奢侈品,不是有钱人谁舍得花那么多银子在打扮上?

    他的目的是搞回收站,又不是来大晋朝建立商业帝国的,实在没那必要。

    这波快钱,挣得可太痛快了!

    张妈妈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人在哪呢?领来我瞧瞧?”

    那口红自从上回卖了个好价钱以后,江易又给了二人十支份。

    要是量多了,没准就遭遇阻击啥的。

    既然老板是这样的思路,陶婆子和于二娘就把这十支都拿出来交给了来人。

    “快去,带上几盒从鹤原带过来的土产,去给于二娘送去,顺便问问,那口红最多能拿多少?若有,只管拿过来!”

    钱是人的胆,这会儿就什么也不愁了。

    送了客人,曹婆子回过头来,直笑得合不拢嘴。

    其实江易的库存,还有一百来支。

    当场写了契书,张妈妈就叫自己带来的仆人把这两个给领上走。

    就奔着老曹这儿来了。

    “十文吧。”

    “这是我们大爷得的一些番邦衣衫,因尺寸太小,就改做了孩子穿的,这不是才做好,清洗晾晒着呢?”

    就连关在院里做针线,都是快活的,娘俩个你锁个边,我绣个花,愣是把改衣服这种琐碎活儿,给弄成了技术交流会。

    前段时日,她们刚到江家,虽大爷态度和气,但二人总觉得不踏实。

    “你们如今做的都是大买卖,却只有你们俩,前头江掌柜那里也只有他一个,倒不如去买几个人回来使。如今曹主家才从邻县收了一批人回来,这些人都是清清白白的农家孩子,虽长相一般,倒都老实肯干,买回来就能做活……一个才六两!”

    婆子摸了摸一件粉色百褶小裙子,心里很是喜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两个婆子告辞回去的时候,这才注意到院子里挂着的漂亮小衣裳。

    都是粗使打杂的料!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