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第82(1/2)

    “有甜味!”

    “不是,是有盐味!”

    “甜盐味!”

    在大晋王朝的时候,江易那是再大方不过了。

    什么奶糖,什么曲奇饼干,什么棒棒糖,那是动不动就往外送。

    大晋的大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死这些美味的小零食了。

    然而现在,因为有重量的限制,江易就只能送出去他自制的烤肉干了。

    好在调料丰富,就算是烤肉干,味道也很不错。

    “石坎,村子里的盐是从哪里弄来的呢?”

    其实江易之前就有些好奇盐的来源了。

    红江村的盐,就是在附近的一处岩盐井里挖出来的。

    不过那盐井里的盐,混的杂质和泥土极多,红江村民们只是简单地过滤下就拿来用,那个味道就又涩又苦,只能在烹调的时候少少放一点,算是满足了生存所需。

    “我们村子里的盐,都是每年春花节过后,村里派出商队,到华城去换回来的,村民们再拿着东西去村长那儿换。”

    江易精神一振。

    “华城?华城是什么地方?”

    “听叔伯们说,华城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足足有我们石林村的十几倍大!所以叫城,不叫村。”

    石林村有近千人口,如果那个地方有十几倍大的话,就是超万的人口。

    那还的确能称得上城。

    “华城离村子远吗?要走几天?”

    石坎挠了挠下巴,“很远,听叔伯们说,要是路好走,都没有下雨刮风,也没遇上兽群的话,要走十天。要是遇上什么意外,没准要花半个多月哩!”

    江易在心里默默算了下。

    以目前这种完全没有路的交通,一小时能走三公里就是上限了。

    如果一天走五个小时的话,那就是十五公里。

    也就是说,华城离石林村大约有一百公里到二百公里之间。

    有机会,还是要到这个华城去瞧瞧。

    “江大哥也想去华城吗?村里都是挑最强壮,最能打,最精明的人去的。”

    “我大哥就很能打,也精明……”

    江二听到这儿就忍不住地插话。

    石坎嘿嘿傻笑两声,也不反驳。

    说着话,就到了之前江二住过两天的茅草屋。

    这个茅草屋,只有不到十平米,高度也刚到两米。

    茅草屋的四面墙,都是树枝泥土混合而成,屋顶则铺着厚厚的茅草尖顶。

    看上去,确实就是纪录片里见过的那种原始部落小房子了。

    这厚厚的茅草尖顶,也确实能看得出来,是新铺上去的。

    江易向少年道了谢,又请他帮忙找人,“明天我想在这个小屋边上再修一座房子,要请人来帮忙干活,每天的工钱是五斤肉……”

    石坎两眼一亮,“五斤肉?”

    要知道捕猎队出去一次,就算一切顺利,运气不坏,能捕回来两只大猎物,宰杀以后也就剩下两百来斤的肉,三十多个人分,一人就分个六七斤而已。

    如果修房子一天就能挣五斤肉,还没有危险劳累,村子里应该很多人乐意帮忙的。

    作者有话说:

    木神时代(12)

    江家兄妹的加入, 在近千人的村子里,有如一粒投入湖水中的石子,荡起层层的波澜。

    尤其是新房落成以后, 好多人都偷摸着找借口, 从江家兄妹的房子跟前路过。

    “看上去跟咱们大伙的房子没啥不一样呀?怎么竟要十个劳力修了三天才修成呢?”

    “怎么能一样?你看这房子可是有两间呢!人家兄妹一人一间!”

    “咱们也有一个人住一间房子的呀!”

    “哎呀,人家那是一个大房子里分隔出了两间,咱们是一个房子就一间!”

    “那有什么,还不是一样?”

    “人家这种能分隔的房子看着是不是就显得大,更气派些?”

    “要气派有啥用, 又不能吃?”

    “要是没用,江家兄妹能舍得花那么多的肉,请人修三天?咱们的房子可是半天就能好,最多请一两个人!”

    “江一不过是个十六岁的黄毛小子,江二才十三,他们从哪里弄到的那么多的肉?”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