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第151(1/2)

    围观群众都顾不上看摊子上的货物,都光顾着看这两个搞笑老外了。

    黛丝的目光,又落到了摊子上的一块大丝巾上。

    “哦!这个丝巾上绣的就是凤凰吗?太美了!”

    “没错,这就是我们沁城的凤凰,这也是纯手工绣的,不过,它可不是丝巾,是盖头。”

    黛丝的辰国语还没那么好,听得一头雾水,“钙头是什么?”

    江易就接上了话,“是辰国传统婚礼的时候,新娘子头上蒙着的一块头巾。”

    他说着就把一块盖头蒙到了二刚的脑袋上。

    二刚呢,倒也绝不社恐,两只手掀起盖头的一角来,两只眼睛滴溜溜地扫射着围观群众。

    毫不意外地又引发了阵阵笑声。

    他还一点也不怯场,越发地来劲儿。

    “这可是首都专家在云河县考察的时候发现的,这种吉祥凤凰的图案,全辰国都只有咱们这儿有!”

    旁边也有人忍不住发问,“小伙子还挺能说会道,是不是真的呀?”

    二刚指指江易,“当然是真的了,人家专家们去云河县考察,都是我这位兄弟给开的车啊!要不我们上哪儿知道这凤娃帽和凤凰盖头呢?各位都是赶过集的,从前集上哪有这些卖呢对不对?”

    他这话一说,众人顿时肃然起敬。

    “厉害啊!小伙子看着这么年轻,都能给专家开车了!”

    “听说这次还有什么联合科考,怎么小伙子没跟着去呢?”

    “嗨,上次是只有两位专家来,他们是个人来考察的,当然需要咱们本地的司机了,这回是联合科考,人家那些单位,自己都有车子和司机的,而且人那么多,一辆小车都坐不下,怎么不得来几辆大车呀!”

    二刚也是问过江易才知道的,这会儿就现学现卖了。

    众人听着他这话,也的确挺合理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行吧,那我来一个这个凤凰盖头。”

    “我也要一个!”

    有故事的商品它就不仅仅是商品。

    小小的盖头,就有这不一般的来历,买回去送给女朋友(闺女),将来结婚的时候也正好用得着啊!

    眼瞅着凤凰盖头也快要卖完了,黛丝也赶紧掏出了钱,抢下了最后一个。

    杰克和莫文却互相看了眼,走到一边开始嘀嘀咕咕。

    虽然头一次见到老外很稀罕,但老外再稀罕,也比不上刚刚挣到手的钞票来得让人激动啊。

    他们来的时候,带了大中小一共三十顶花帽,二十个盖头。

    这会儿已经只剩下了中号的花帽五顶!

    而他们的钱包里,这会已经塞满了钱,哪怕没有数过,二刚也知道,那里头少说也有一百来块!

    这才一天啊!

    就算扣掉了一半的成本,那也还有五十多块呢啊!

    其实今儿来赶集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这些成本不低的东西会卖不出去。

    等到摆摊开始,赶集的人那么多,却没几个注意到他们这个小摊子,他越发的束手束脚,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还是江易精啊,不紧不慢地拿出一块木板,上头写上沁城文化特色工艺品,凤娃帽和凤凰盖头,又把凤娃帽和盖头用木架子都给撑起来……这下子来围观问价的可不就多起来了?

    虽说问的多,买的少吧,但也相当不错了。

    而他也就跟着长了本事,渐渐地放开了。

    碰上这仨老外,让他们这一趟买卖越发的火爆,也是实在没想到。

    他回想起自己在那么多人面前,张嘴就来,口若悬河的,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没准他就是个卖货小能手,从前只是没发现这方面的天份而已!

    葛二刚都等不及要去集市的另一头,找他娘葛大娘去显摆一番了!

    “江易,估计这边也卖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往东头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五顶帽子也卖掉!诶,可惜了,应该多带一点盖头来的。”

    盖头比帽子贵,卖起来又不分大小号,也不用试,实在是又省事,挣钱又容易。

    想想也有趣,当时那么多人都在江易家,听了江易出的这个赚钱的主意,跟风起哄的倒是不少。

    可真正实际干的就只有不到一半的人。

    这里头也只有江胜军和高改莲俩人是从江易这儿买了布料和绣线,拿了图样回去自己制作,自己卖了。

    余下的就是在江易这儿挣个手工钱。

    倒是他老娘,着实让他刮目相看啊!

    看了那笼虫馒头,葛大娘一拍巴掌。

    “咱别的不会,学个新花样蒸馒头还不会吗?”

    立马就照着人家的花样开始做,一锅不太成功又来一锅。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