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节 孙科投降(3/3)
冯玉祥不出兵,元老接着找张学良,张学良不是跟日本人有杀父之仇吗,东北军总是真心打日本的吧。但是他们又失望了,东北军张学良真是想打日本人,可是奈何实力不济,尤其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信心,打日本顾虑比冯玉祥还大,恐怕一打之后,自己的部队就丢光了,东北也丢了,到时候不但是军阀没得做,恐怕还会成为民族罪人。蒋价石要中央保证,中央军跟东北军一起行动,中央军为主力,东北军协同他才肯作战。但是如果元老们调的动中央军,也就不会找他张学良了。元老们这就郁闷了,张学良竟然能忍下杀父之仇。他们不知道的是,以前的蒋价石是个忍者,可以打落门牙和血吞,现在的张学良更是个忍者,别说忍下父仇不报了,就是日本占了整个东北他都能忍着。
冯玉祥、张学良没说动,阎锡山哪里元老们索性就不去了,阎锡山也是个同盟会元老级人物,什么性格大家都清楚,明白如果他们去找阎锡山,不出血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出血了还不一定能办成事。更重要的是,阎锡山在张学良、冯玉祥都表示支持赵泽勇,尤其是连元老们都把赵泽勇推上台后,终于姗姗通电拥护赵泽勇。以阎锡山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他能通电拥护赵泽勇,显然是已经完全摸透了赵泽勇此时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他是绝对不会跟赵泽勇做对的。
转了一圈到头来,元老们发现他们还得去求赵泽勇,赵泽勇不答应这次孙科看来是真的无法渡过难关了。
但是对于赵泽勇,元老们有底线,只要赵泽勇愿意支持孙科继续在位子上,他们愿意做一些妥协,比如增加一点总统的权力,总统可以多活动一些,比如拥有一点仪式上的权力,主持主持祭祀活动了,搞搞体育运动了,但是总理制是底线是不能改变的,不能让赵泽勇真正的拥有权力,否则就麻烦了,这是元老们在赵泽勇上台前就达成的共识。
元老们开始跟赵泽勇扯皮,明里暗里表示,只要赵泽勇愿意出兵去攻击日本人,他们愿意增加一些赵泽勇的权力,也愿意赵泽勇在政府中加入一些自己人,比如交通部长和邮传部长他们就愿意让出来给赵泽勇指定的人,也愿意赵泽勇出面主持一些国家大事,比如办体育运动会,搞搞国家祭祀等。
可赵泽勇对此毫不感兴趣,表示自己无意于争权夺利,自己很乐意做一个虚权的总统,并给后人做一个表率,立一个范例,最后形成一个惯例。至于孙科目前的窘境吗,赵泽勇建议换一个总理就好了,出了让人民不满意的事情,总要有人出来背黑锅的吗,总不能让一把年纪的元老们出面吧,还是孙科出来顶缸合适。孙科下台,赵泽勇建议让宋子文出来组阁,平息民愤是第一位的,至于宋子文能做多久,再看吧,大不了在换就是,反正只要老百姓高兴了,哪怕政府天天换总理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到赵泽勇这是要彻底玩死孙科,元老们也郁闷了。
孙科这边呢,却发生了变化,看到元老们实在是靠不住,南京都快要失控了,他的总理府都被冲击了三次了,而街头暴力事件不断,警察部队根本就控制不住,有警察打死人的,竟然也开始了有暴民打死警察的事件了,在下去该打死自己这个总理了。
请求军队出面,可是现在南京的军队都是赵泽勇的,赵泽勇又表示民事案件军队不方便出手,这都是内卫部队的事情,军队还是要对外的,枪口怎么能对准老百姓呢。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孙科怎么也看清楚了,在中国还是军队说了算。有军队的才是爷,元老们狗屁都不是,他们根本就帮不到自己。
左思右想,想通了,自己只不过想在总理这个位子上多待些日子,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是阿斗,自己是有能力的,有能力继承父亲遗志,可以带领国家和民族向前的。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至于自己头上的是赵泽勇,还是元老们,其实并不重要啊。
想通这些后,孙科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措,他向赵泽勇投降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