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2)

    身在皇家,太昌自知祸福无门,天威难测,哪怕至亲骨血,也能随时弃如敝屣,不如一介草民。

    宁王毕竟是太昌的兄长,他家遇祸,太昌少不得上门探望。不料宁王府拒见任何访客,亲妹妹也不例外。从那以后,宁王阖府愈加深居简出,宫中大小节庆,俱都告病不来,陛下不追究,也无他人过问。

    太昌曾以为,日子将一直这样安稳下去。她只需要尽快生下儿女,以全舅姑心愿即可。

    十五岁,太昌得陛下赐婚,嫁给一位姓齐的新科进士,齐进士出身寒门,若非榜上有名,往后再推三辈,也断无缘和皇室结亲。成婚前,太昌寻机去曲江宴,偷偷见过齐进士,长相不差,为此,太昌还颇感庆幸,模样看得过去就行了。她不像其他公主或宗女,内有陛下恩宠,外有母族傍身。太昌的母妃是个胡人女子,生下太昌不足两月便薨逝,听宫人说,母妃在京中没有亲族,连丧仪都没办。

    德武九年,岁星不正。朝臣引此为据,每日都在朝堂催促陛下立太子。历朝历代立皇储,从来是依周礼,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殿上不知谁起了头,忽然提及宁王长子降生,京师曾现祥瑞,或是龙气,太子之位另有天意。陛下不悦,罢朝了事。

    皇宫是个处处讲势力的地方,太昌虽贵为公主,也只是贵在这个封号。大到节庆日的各类典礼,小到日常吃穿用度,太昌从来都是末份,她早已习惯。寒门学子配落魄公主,也算门当户对,她坦然接受这门婚事。

    宁王是太昌一母同胞的兄长,因二人母妃身份低微,又早逝,兄妹关系冷淡。按祖制,皇子到年纪须离京就藩,宁王却一直被留在京师。即便宁王从不与京中官员来往,府宅一再南迁,不料还是卷入乱局。

    成婚前几年的生活,一如太昌预料,齐家是海州人,在京中势单力薄,太昌作为公主下嫁,舅姑待她很好,齐进士也争气,虽无朝臣举荐,仍靠自己才学考进翰林院,想着先做庶吉士,尽心准备吏部考选。

    这一年,倒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云游道人在长安声名大噪。岁星之变过去,陛下赐其一座崇仁坊旧臣府邸,着有司命工匠改建为祥云观,封黄玄真为祥云观主,观成后,加号其为“至圣护国天师”。

    太昌第一次就近见到黄玄真,是在身怀有孕之际。那是太昌成婚七年首次得孕,婆母听闻祥云观灵验非常,特地一早带她去祈福。太昌因对黄玄真心怀恶感,起先不大情愿去,拗不过婆母一番好意,终是去了。

    没过几日,陛下得一道人预言,岁星不正,乃是京中另有气运与真龙相冲,陛下信服,逐宁王世子出京以避谶。此事办得秘密,除了宁王府和陛下近臣,没人知道内中详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