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2)

    原来她刚刚看见的昏黄场景,是老人迟暮的梦。

    老人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没过多久,帐内传出均匀的呼吸声。

    “陛下不该忧思过度,该睡个好觉。”年轻人道。

    “朕睡够了,睡多了,醒着的时候,口不能言,只有在梦里,能与国师叨念几句。”

    “如今边患频发,西北刚平,西南又生新战事,这些人又要我退位。我退了,李修能平乱?李闯背后还有裴家,李修有什么?我这几个儿子,没人能救大唐,我若撒手一走,天下必定大乱。我偏不退。”老人语声苍老,语气却很孩子气,听着十分违和。

    乌岚定了定睛,半空并没有年轻人的身影,也没有那种离奇的云雾,倒是屏风后,站着个脊背挺直的身影,虽然年轻人答皇帝问话时毕恭毕敬,站姿倒不像乌岚印象中臣子对帝王那样拘礼。不多时,只见那身影缓缓从屏风后步出,目不斜视地走出大殿,不断有宫人冲他行礼,尊称“国师”。到门口,国师抬眼看向右上方,眼神停留了片刻,旋即迈步离开。

    “一切自有天数。”

    “回陛下的话,是德武九年。”另一道年轻的声音答。

    “陛下不让,有理。”年轻人应道。

    “若不是刚好娶了裴文光的女儿,裴文光又刚好平了神武之乱,皇位落不到我的头上。”老人道,“国师,你说朕该谢谢神武之乱吗?”

    “如此,陛下更该养好身体才是。”

    乌岚上前想看清楚交谈中的两人,只觉得一重幔接着一重幔,御榻前还竖着一扇高高的屏风,榻上坐卧着老人,老人抬头望向半空。顺着他的视线,乌岚于半空看见一道身影,似是踩在云雾上,又像是被云雾裹着,看不清具体什么样子。

    “对对对,是德武九年的事,那一年,长安大旱,连着三个月没下雨,长安到处都是风沙、漫天的风沙,遮天蔽日。京兆府日日来报,朝臣要我去骊山祈雨,没多久,岁星不正,又说我德不配位,理该退位让贤。”老人道,“我偏不让。”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老人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给大殿又平添了几分诡异。

    随后,殿内天光大换,满室烟雾和昏暗之色像被什么器具吸干,殿内门窗紧闭,层层叠叠的帷幔不再胡乱飘飞,宫婢守在殿内,丹炉虽然点着,却几乎没有烟雾。乌岚入殿前闻到的奇香就来自丹炉,毫不意外的是,奇香就是神土香,因为丹炉盛放的香土更多,味道更浓郁。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