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2)
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固化了自己,很少会去想身边的人。
柏萱呐呐一声:“哦。”
这一拐,便拐到了城外山区,安置流民的地方。
哎,真要如此,何必让她穿过来呢。
口头应付几句,他们并未停下赶路。
“我没有喜欢她。”
因为已经彻底撕破脸皮,太子没必要再做那些不入流的暗箱操作。这一路,反倒是没再生枝节。
“我头很硬,你这血如意要是砸下来,可就不值钱了。”
“你就没想过依靠我吗?”
他们赶到此处,不知不觉,已经三月。
“睡觉。”
谢衡看着她小心翼翼又无奈的样子,心里那团火忽地烟消云散。
“行。”
只动口,没动手。
汴州今年多雨,大雨冲断了防洪的河堤。大量灾民流离失所,他们一路过来,遇到不少灾民往外赶。
谢衡放下车帘,并未将宋君澜放在心上。托腮看着一旁咬手帕的女人,伸手轻碰了下她脑袋,很直白地说:
“……这就收起来。”
一夜无事,血如意没砸谢衡头上,完好地留了下来。
她还以为,她是来享福的。
临近汴州,便开始拐道。
可原来,是她想多了。
有些地方春暖花开,风景宜人。可对有些地方来说,凛冬散去,冰面化开,迎来的却是灾难。
他的母亲,自从那件事后,确实再也没有开心过了。用尽一生,在弥补他。
汴州,淮安,江洲皆沿着同一条运河,彼此相邻。
可他现在想吴氏。
期间,宋君昌在队伍前头,柏萱和谢衡在队伍尾端,全程零交流。就这样,他们一直平安到了汴州,淮安的上一站。
因为即便雨已经停了,可洪水淹没了房屋和田地,没吃的没住的,根本活不下去,只能离开逃难。
在这里,柏萱看到了宋君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据灾民说,汴州主城已经变成一座空城。
他想到了他的母亲。
≈lt;a href=&ot;&ot; title=&ot;边浔&ot;tart=&ot;_bnk&ot;≈gt;边浔
宋君昌此行目的是淮安,随口安抚他们,朝廷正在派人过来赈灾,莫要慌乱。
谢衡上前两步,柏萱警惕地盯着他,手还悄悄握住血如意。他要是敢动手,她就一柄血如意咂上去。却听到男人清淡的声音说:
特意用小拇指比划,那真的很少了。
真的是,一个太子就够令人头疼,再来一个宋君澜,柏萱心里只有四个字:天要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