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1/2)

    “真人秀?”

    “比如说,可以把《街坊邻居》那种电视剧拿来做节目。”

    宋明瑜解释道,“林姐你想想,要是刘卫东他们上节目,也不用很复杂,和主持人一起做个菜什么的,高阿姨会不会乐意看?”

    “那当然的呀!”林香一下就想到了之前宋明瑜客串的那一集,一点不带迟疑就点头,“你高阿姨绝对乐意看的!”

    别说是做菜,就是《街坊邻居》那几个主角在电视上啥也不干,坐着聊天扯皮,以高彦芝的性格,绝对看得津津有味。

    “是吧,那林姐你想象一下,假如高阿姨也去节目上,和他们一起做菜呢?”

    “彦芝也去?”

    林香刚想象着高彦芝站在台上,一会儿又想和这些角色们合照,一会儿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那手忙脚乱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那咱们全胡同,不,厂里所有人,那天一定都守在电视机面前看!”

    “很有趣对吧?”宋明瑜打了个响指,“真人秀就是要有趣,无论是明星,还是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谁都可以去参加,这才是最有趣的。”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综艺已经放到了结尾,荧幕上随着这些片段滚动过去一串人名。

    等再看过去,又换成了纪录片。

    叫什么《锦城美食》,名字非常平铺直叙,美食纪录片,甚至就是在锦城餐馆取的材。

    镜头一会儿往华丽的用餐环境,一会儿又是桌上摆放的精致餐具去拍,一个镜头顿住至少就是两三秒。

    再切个镜头,就是轰轰作响的后厨,戴着高厨师帽的厨师们炒菜的样子。

    底下也没有黑白字幕,全靠旁白解说。

    长篇累牍,念念叨叨地说着,这个菜有多么惊才绝艳,有多么复杂难做。

    这个纪录片其实看得出来花了不少钱,毕竟还挂着中央台的标。

    只不过效果么,在宋明瑜这个穿越者的眼里,比《舌尖》之类的差得实在太远。

    宋明瑜看了不到两分钟,就忍不住吐槽——

    “全是大场面,厨师就跟机器人似的站在那,不是傻笑,就是做菜。”

    “‘滑炒’、‘薄芡’、‘武火’这些词,有解释都不见得好理解,这底下连个说明文字都没有,观众真的听得懂吗?”

    总结就两个字,无聊——非常无聊!

    越是对比,越是显现出来那些经典的纪录片有多么厉害。

    “纪录片就是这样的,枯燥。”林香说道,“咱们胡同好像都没人看。”

    宋明瑜摇摇头,“其实,纪录片也可以拍得很有趣的。”

    她回忆起前世看过那些经典的纪录片,“光是做菜肯定无聊,但是如果加上普通人的生活,日常的衣食住行呢?”

    “普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文火武火,但要论怎么让一块煤饼子能烧一整夜省点钱,大家可是很有话说的。”

    “怎么炒火锅底料,大多数人都不懂,就算拍出来,大家也是一头雾水,可如果把画面交给那些来吃火锅的人呢?”

    “来了个好面子的逞能要吃辣,却辣得直喝水,老板在门口吆喝,客人们吃得满头冒汗,小孩在缠着妈妈要喝冰汽水儿。”

    “后厨切菜的阿姨一边工作,一边和同事闲聊儿子考了多少分,负责炒料的师傅忙完工作吃一口馒头蘸酱,炫耀这酱是他老婆给他做的,千金不换。”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爱看纪录片,是不爱看没有烟火气儿的纪录片。”

    ……烟火气?

    相邻的桌子上,贺飞文怔怔地琢磨着这三个字。

    可不就是烟火气么,袅袅的炊烟,胡同门口叫儿女回家的父母,菜市场里你多一两,我少两毛的较劲儿。

    纪录片,记录的不就该是这些人间的点点滴滴么?

    隔壁那年轻姑娘说的话,他听了个完全。

    一开始,贺飞文还以为她只是发发牢骚,却不想她后来说的东西越来越让他入迷。

    真人秀,普通人也能上节目,紧接着又是纪录片必不能少的烟火气。

    椅子推拉的声音响起,贺飞文从漂浮的思绪中猛地回过神来。

    那年轻姑娘和她的同伴已是结了账,正往外走了!

    他连忙追了上去:“你好,请等一下——”

    宋明瑜一行人停住脚步,甘宇一见是个中年男人,不动声色地走了过来,拦在了贺飞文面前:“您哪位呀?”

    “我——”

    贺飞文摸了摸口袋,偏偏今天憋了一肚子气出来,他连名片都不曾记得要带在身上!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