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2/2)

    回来之后,团年饭的时候都要提,暗戳戳地表示,那个地方特别不好进。

    和郑氏兄弟合作ven的事情,林香听过宋明瑜仔细分析。

    奔赴港城(下)……

    翁莹的妯娌呢,看到翁莹给家里的女家属们都送了一套ven的套装——感觉就有点微妙了。

    它们的时速比起高铁是没法比, 但是一百三四的平均时速, 也远远吊打这年头的绿皮车。

    至于其他人……那就高兴坏了,一个个都感谢翁莹得不得了,尤其是有个刚从中专毕业要出来工作的女孩儿,挽着她手一个劲儿地说她好话。

    翁莹的姐妹拿到这些ven的服装就别提多高兴了。

    每一季度上新的那几天,甚至还有人专门排队过来买新款衣服。

    但眼下是1986年, 一个基建还远远不足,发展还远远不够的时代。

    她自己用不着了,可以给家里人送呗——她不缺这个钱,正好表现表现,她翁莹还是很有能力的。

    但普通人压根买不到。

    这精美的包装,这一看质地就好的剪彩和用料,还有这唬人的logo和名字——她妯娌还以为她上哪儿去买的“华伦天奴”呢。

    别说复兴号和谐号了,宋明瑜前世坐过的那些绿皮车也和八十年代的绿皮车不是一个概念——

    她们并不是个个都在南城,有些在南城下面的区县里,翁莹是家里最出息的,又对家里姊妹好,一个个都心花怒放。

    翁莹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那它的品牌影响力,就已经比想象中更大了。

    翁莹都不想说自家集团年会就是在锦江。

    但她老公把她拉住了。

    所以长途出门, 就只能坐火车。

    有时候飞机打折下来,比火车甚至都还要便宜,最淡季的时候, 她买过只要几块钱的票——加上机建燃油, 也不过就一百来块。

    一来这时候还没多少民航航班和飞机,价格昂贵得吓人, 二来, 买机票需要单位出具介绍信,民航并不像几十年后一样开放对普通人售票。

    那心情不爽才怪了。

    坐飞机, 在宋明瑜前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送它有面儿。

    从南城到锦城,在前世绿皮车也就几个小时,眼下的绿皮车能足足运行十多个小时!

    而这一天,宋家小院的院门终于被敲响了。

    要说便宜那对于普通人肯定是不便宜的,但是对翁莹的收入来说,不算什么。

    坐飞机?

    至于客运长途, 实话说,只有她成年离开福利院去读大学坐过一次, 之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翁莹她老公就是南城厂子的,这不是点翁莹是什么,何况翁莹还不是铁饭碗呢。

    “毕竟我们锦城是省城,这铁饭碗的待遇,南城真没得比!”

    有挑战,有机遇,但也有风险。

    那都是2014年前后,除了高铁和动车以外, 被“刷成”绿皮车的列车。

    刚刚好所有人都有份。

    不一定是为了打擂台,而是——当一个服装品牌不仅限于“能勉强穿”,而是和礼物、和面子搭上关系。

    到底ven未来会走到哪一步,就看这一次合作的结果了。

    就送ven吧,家里的成了年的都买一套女士西装,给婆婆买了一件开司米,给妯娌呢,买了一件衬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飞机票并不难买。

    她有心想驳对方一下,她还能去港城呢!

    平时妯娌自恃是在锦城拿铁饭碗,还在翁莹面前多少有点优越感,年年回家送礼物给翁莹的时候,都要点一句。

    再后来有一年,妯娌去锦江饭店参观了一次。

    但是火车的时速只有几十公里。

    妯娌的风头全被翁莹一个人抢光了。

    这种影响力是直接反应在销量上的,经过开业爆火之后的回落,之后ven的销量一直很平稳。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即使是火车, 购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您好,是宋明瑜宋女士吗?您和林香女士去往港城的飞机票办下来了。”

    翁莹觉得也是,但她要是毫不反击,总感觉自己又心里憋得慌。

    “你去港城买好东西送她,你自己不觉得钱花得心疼啊?”

    不仅教育资源比南城还好,最重要的是,锦城的厂子,那不比南城的厂子要过得好?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