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2/2)

    但厂子的气氛越来越差是事实。

    “咱们厂子帮市里挣了这么多外汇,我不信局里和市里的大领导们不管咱们,要我说,静观其变!”

    厂里出了小偷!

    徐伟康不知道领导在做什么,他不懂,实话说,他没什么大志向,就只是想端着铁饭碗,能有工作,有收入,能养家,就仅此而已。

    毕竟这两件事实在对针织总厂来说都是大新闻——

    尤其是吴书记的倒下,几乎是为针织总厂如今本就困窘的情况再一次雪上加霜——

    一时间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

    “算了,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说不定什么时候日子才能好呢。”

    在这种流言蜚语之中,厂子不知不觉往更加崩坏的方向滑落——

    那在这两件事情以后,在越来越多的人“因病请假”之后,整个厂子都已经显得像是暮气沉沉的老人一样,连喘气都费力了。

    拍着胸脯说幸好当初让徐妍读了个厂附中,“要是小妍念市里头的高中,咱们家现在锅都揭不开了!”

    不涨就不涨吧,现在还直接拖欠了,“真不知道你们针织总厂那些领导在做什么!”

    哪怕蒋晓霞她们去厂里撕吧了一场,能多拿一点,那钱也是远远不够的。

    高彦芝也有一瞬间的犹豫,但是她想了想,自己还在厂子里,对厂子的感情也最深,有些话也只能自己来说。

    究其原因,找各种原因请假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有人称病,在家说什么都不来厂里上班的例子。

    接踵而来的两件事,几乎让本就风雨飘摇的针织总厂,气氛一下跌入了最低谷。

    基本工资多少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只是看到了吴书记的一头白发,徐伟康嗫嚅了一下嘴巴似乎是想问什么,到底说不出什么蒋晓霞交代他来质问的话。

    没有人知道。

    吴书记昏迷进医院了,据说身体败了,再好不起来了!

    纺织三厂虽然没有拖欠工资,但是那厂子本身也要小许多,什么福利都别想了,现在除了八级的技术工种,和那些领导,剩下的人统统只有基本工资。

    林香和张新民离开了厂子,没有立场也没有必要再说。

    靠两口子当工人那点钱,早些年是尽够的,可是现在就不够了,物价涨那么老快,工资可是不涨的!

    虽然对方在家事上颇有些拎不清,蒋晓霞又是个不愿意吃亏的性子,虽然也八卦,但和乐呵呵愿意让步的高彦芝聊不到一块儿去。

    “吴书记……咱们厂子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二十!

    他老婆蒋晓霞也是纺织厂的员工。,

    订单在急剧下滑,整个厂子陷入了半停工的状态。

    没有大领导在厂里主持大局,厂里一下子群龙无首了!

    怎么质问得出口?

    “我们厂子说不定要被重组了,现在费那劲儿干啥,到时候新领导下来,又没人认咱们的!”

    毕竟要支撑一家老小,徐伟康在厂里没少和人换班,逢年过节那更是经常主动申请值班,图啥,不就是图那三瓜两枣的钱,能让日子好过一点么。

    有些人甚至觉得针织总厂会重组领导班子,好好破除现在的僵局。

    有些人觉得针织总厂的日子一时半会好不起来。

    高彦芝叹了口气,她注意到了徐伟康的踌躇。

    上高中可是费钱得很!

    可半停工这一点,就很耐人寻味了。

    针织总厂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

    也有人寄希望于市里,觉得市里不可能见死不救。

    但实际上在场所有人,谁都知道徐伟康家如今情况不太好。

    但是就多年同事的角度来说,徐伟康不是个坏人,甚至他称得上是厂里工作相当卖命的那类人。

    徐伟康说不出口。

    其实订单变少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儿,这两年国营厂子,尤其是纺织厂,基本都面临着这样的巨大变化。

    加上现在徐伟康的工资完全到不了手上,光靠蒋晓霞一个人的基本工资,哪里足够养两个小孩?

    ……

    蒋晓霞成天在家和徐伟康吵架。

    针织总厂仍然执行四班倒,工人们的工作时间仍然没变。【工作时间变少厂里想稳定但人还是跑】

    但车间的人却变少了。

    如果说之前只是情绪低迷,感觉所有人都有点没士气。

    她知道为什么徐伟康踌躇。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