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2)

    她成功进入了班级前十名,苏玉一边惊讶着自己的进步,一边又祈祷不要是昙花一现才好,另一点惊喜,是在成绩单上,她和谢琢的名字又近了一些。

    那天的日记本上,她只写了五个数字和一个单位,前所未有地惜字如金,因为在此之外,一切赘述都苍白。

    昨天的体育课,苏玉请教了体育科代表徐一尘,到底怎么扔实心球才能扔得远?随后她惊喜地评价他身姿矫健。

    江萌还在抗争与妥协之间做着自我博弈。

    几乎一整页的空白被掀过去,压进了陈旧斑驳的梅雨中。

    ——你要是喜欢一个人,会想和他去到一个城市吗?

    徐一尘没有问为什么。

    苏玉在文若敏的问题里沉默了片刻,她低着头看着语文真题卷上的“拒绝平庸”四个字。

    苏玉想到许多话题可以跟他聊,但她私心过剩,想要窥探的东西无非是和谢琢有关。

    至于陈迹舟,苏玉不知道,也不必猜。

    如果他们班也有这项活动,陈迹舟大概率会交白卷。他早早地摆脱了优绩主义,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好人生。

    苏玉偷偷地看着他的字迹,一动不动地站了很久。

    在放假之前,苏玉去花鸟市场买了一盆火焰兰,放在家里的书桌一角。

    严格来说,是她的家人希望她考上,接着按部就班走好他们给她规划的人生路线,进体制,当老师。

    宋子悬对最高学府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上学期期末,苏玉没达到的好成绩,在这学期取得了。

    放学后,班里只剩打扫卫生的同学,宋子悬擦着黑板,在改动高考倒计时的天数。

    那天,徐一尘讲完他计划考军校的事,反问了苏玉:“你呢,你想做什么?”

    谢琢肯定不会对她说“当然了”。

    最后,文若敏决定考师范,她的气质很适合当老师。

    “徐一尘。”最后,苏玉鬼使神差地问了句,“我们算是朋友吗。”

    徐一尘大声:“好酷啊你!”

    苏玉被夸得特别不好意思,在器材室里踱步,手忙脚乱地转了两个圈圈,她低头腼腆地笑:“有一点吧。”

    回去之后,苏玉搜了搜那个学校,地图上显示,距离平江11507公里。

    苏玉写了一所本省的985高校,她知道江萌也想考这个学校——

    这样做,并不能得到她想要的答案。她会羡慕任意能够轻而易举接近他的人,她卑劣地接近他们,想能不能离他更近一些。

    那是他们要用三年青春去攻克的难题,仿佛成败在此一举。

    苏玉的人生规划不会像江萌一样具体,只有初步的目标,像小小的植物在心里发芽,她告诉他:“我想——进省城的研究所工作。”

    是一所美国的高校。

    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教室黑板上的倒计时变成了385。

    徐一尘不假思索地笑了一笑:“当然了。”

    她陡然觉得这样不好,有利用别人的嫌疑。

    下课后,苏玉帮他收了球,徐一尘向她透露,他会去离家乡很远的地方读军校,然后腼腆地笑着问她,你觉得我适不适合当兵?

    谢琢丝毫不想知道别人的去向,不会看八卦似的在那里停留。

    在贴满梦想的布告栏前,苏玉最终看到了谢琢的理想院校。

    她鼓励他说: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她最近很喜欢一切坚毅闪耀的东西,或许是校园里的战歌让她短时期内充满了斗志,鲜艳的橙色花瓣被指腹轻轻揉过,好似也要为她便签上的目标出一份力,苏玉在那之后思考了一番关于“理想”的种种。

    她注意到,那天班会结束,他是最后一个把便签贴上墙的,没有多余的动作,找完空位,贴好就走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最后,苏玉说:“我有自己的路要走。”

    自然,他也不在乎她去哪里。

    过完这个暑假,高三就要来了。

    苏玉在放假第一周收到江萌的消息:【过几天去游泳吗?】

    然而人跟人总是不同的。

    苏玉不由地想起,她从旁人的口中听到他母亲的事,她想象着他妈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大概和徐一尘十分类似的外形气质,沉默而努力地过完了一生。

    夏天的风卷到脚边。

    他想考去的星城虽然不近,但好歹也在南方。

    那一盆火焰兰陪她进入夏天。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