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2)

    短短两分钟,盛放小朋友和外甥女眼底的期待,消失得无影无踪。

    十四岁的欣欣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家。

    “晴仔——”盛放的小奶音从厨房传来,“做饭啦!”

    “不要——”

    舅甥俩琢磨的时候,手中端着萍姨炖的老火汤,细细品尝。

    另外三道菜,则出自于舅甥俩之手,摆在饭桌上,和老火汤挨着,很像那么一回事。

    “为什么不好吃?”

    她记得那些殷切的、小心翼翼的、乖巧的眼神……

    在福利院时,盛放问,小朋友们是不是以为,他们是领养人。

    再吃一口家常菜,他歪头:“晴仔,好难吃。”

    小舅舅和外甥女在厨房里排成接龙的队伍。他先洗菜,传给外甥女,让她切开,外甥女切好时,他已经完成走位,蓄势待发准备炒菜。

    祝晴的手握着信纸,忽地顿住。

    祝晴点了点头。

    汤是萍姨煲好送过来的,热一热,香味四溢。

    他们变成呆头鹅舅舅和呆头鹅外甥女,皱起眉头,一脸茫然。

    “没有道理啊,都没糊。”

    现在这封信,被祝晴摆在书桌上,触手可及,但她却没有勇气再看一次。

    鸡汤也炖了很久,怎么这么好喝?不合理。

    ……

    盛放还小,他想象不出外甥女过去在福利院过的是什么样的艰苦生活,也表达不出。但应该和刚才自己见到的小朋友们一样,没有生机,没有笑容,听见有人走动,看见陌生的面孔,忙不迭起身,怯生生的目光望过来。

    真好,他回家了。

    围裙好长,拖在地上,小少爷挪动脚步,脚丫子不小心踩到围裙边边,差点要摔跤。

    盛放吃了一口米饭。

    她撒鸡汤:“一位哲学家说过,挫折是通向智慧的阶梯。”

    祝晴扶住他,同时把自己的围裙也系好。

    她看着信纸上娟秀的字迹,以及附带着的,欣欣与养父母的合照。

    外甥女给小反派舅舅再上一课。

    等进了家门,崽崽踢走小波鞋,用膝盖滑铲,“咻”一下借着光滑的地面滑进屋,舒舒服服在客厅地板躺倒。

    祝晴上前帮忙。

    她再次缓缓放下筷子:“今天失败,明天就成功了。”

    更好的是,晴仔也离开了福利院那个鬼地方!

    从前,欣欣姐姐就是这样,迫切地希望有人能带走自己,迫切地想要有一个家。

    他自己装了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在饭碗前笑成弯弯眼宝宝,举着小勺子:“开动喽!”

    十几年前,领养欣欣的家庭寄来一封信。

    通常这个时候,他们要争抢很久,晴仔说小孩不能玩火,小孩则说晴仔炒得不入味……反正就是这么稀里糊涂又手忙脚乱之下,他们成功端出了三菜一汤。

    “会不会是因为炖太久?”

    哇,夹生的。

    福利院食堂、警校食堂、警署食堂……这么多年以来,她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这几个地方解决,有时候三餐还会压缩成两餐,能凑合一顿算一顿。但是现在,她居然和盛放一起,从冰箱里拿出食材,研究着怎样做出营养丰盛的家常菜。

    从出了福利院开始,盛放小朋友的脚步就越来越欢快。

    好慢的动作,盛放小朋友看得干着急。

    沉默许久的郭院长,终于再次开口:“欣欣在他们家,过得不好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盛放用力点头,搓了搓小手。

    办公室里,只有书页和信纸翻动的声音。

    “放过盐了,也炖了很久……”

    放放小朋友吃过这么多饭,却从来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充满期待。

    “怎么会?”祝晴惊讶道,“我也尝尝。”

    “都怪我,当年要是多走访几次,多打听打听……”郭院长的手,在那本厚重的育儿宝典书上收紧,“孩子懂什么?她只是想要有个能安心睡觉的地方。”

    少爷仔毕竟是少爷仔,从小到大,他连吃饭都还要别人三催四请地哄,张开尊贵的小嘴巴,很勉强地品尝几口。至于做饭,盛放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会站在厨房的小板凳上,戴上围裙,拎起锅铲,为自己准备晚餐。

    “吃饭!”祝晴说。

    祝晴不信邪:“再试一次。”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