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2/2)

    走出一段距离后,祝晴问:“你们很熟吗?”

    他们在港大食堂吃了午饭。

    那是一位深爱女儿的父亲,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在寻找孩子的下落。

    祝晴的视线掠过神经外科荣誉教授的照片,停留片刻,忽地转头。

    “晴仔。”盛放拽了拽祝晴的衣角,小奶音软软糯糯的。

    上车后,程星朗修长的手指搭在方向盘上。

    他的声音里,带着悠远的怀念,语调的尾音微微上扬,嘴角笑意温暖。

    但是,催眠并没有成功。她不知道许明远是否曾挑选过男性患者作为自己的猎物,但很显然,程医生绝不可能入选。不管曾经背负着怎样的伤痛,程星朗都是向上的,有力量的,始终向着阳光生长。

    在来的路上,祝晴听程星朗提及他曾接受许明远的催眠。

    穿过连廊,外甥女注意到,盛放小朋友频频回头。

    祝晴下意识回头,透过玻璃门,看见他的车还停在原地。

    “是不是有点像?我父亲。”他的语气随意,微微抬起眉,笑道,“就是没我帅气。”

    他还太小了,即便知道“死亡”这个词代表着什么,但并不真正了解它的真正意义。

    程家那起案子,杀害程星朗父母的精神病患者,就是从这间医院偷跑出去的。

    祝晴垂下眼帘,想起自己抽屉里那张发黄的港报。

    长廊的玻璃展墙被校工擦拭得一尘不染,祝晴放慢脚步。

    但现在,他仍旧懵懵懂懂,只知道晴仔突然变得很难过,而自己的肚子饿得咕咕叫。

    程星朗熄了火,指尖仍停留在方向盘上,没有解安全带的意思。

    很遗憾,晚了很多年,他们一家人无法团圆。

    这是校方为缅怀近年逝世的医学界人士特设的展板。

    也许有一天,盛放长大成人,他会对着父母留下的照片发呆,反复回想爹地妈咪还在世时给自己带来的记忆。

    当踏进这个医院,消毒室气味飘过鼻尖,祝晴后知后觉,想起曾经调出的案卷资料。

    然而父亲……

    难道三岁小孩也被这座学府浓重的学术氛围感染吗?其实在原剧情中,这里也是小反派的母校。只不过现在,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向,盛放心中的理想被无限放大,一心向往着警校,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警察。

    这是是字面意义上的,看着他长大。

    “我就不去了。”

    他们沿着旋转楼梯往下走,经过一条名为“医者仁心”的医学长廊。

    这些年,他一定无数次站在这栋白色建筑前,看着医护人员进进出出,却始终无法为那一夜发生的一切找到合理的解释。

    “你好了解我们晴仔!”放放从后座探出小脑袋,“出发喽!”

    祝晴只能通过港报上那张模糊的照片,拼凑与他有关的形象。

    在半山豪宅落成的典礼上,盛家的全家福里,有她父母的合照。当时,报纸必须作为证物被档案室封存,她便在旧货市场寻找,找到那个年份、那一天的报纸,将它买下来。也是因为这样,在寻找程家那起凶杀案的旧时报道时,祝晴才轻车熟路,直接前往黄记报刊摊。

    下一站,就是明德精神康复中心。

    她可以触及母亲苍白却温热的手,在母亲身旁念着那些绕口、枯燥的财经新闻。

    祝晴沉默着,放放小朋友也出奇地安静。

    此时他正踮着脚,好奇地打量走廊两侧悬挂的肖像,祝晴的目光在肖像旁文字上停留,这是对港大历任校长的介绍。

    如今他的孩子终于回家,父女俩却天人永隔。

    “走吧,我们去吃饭。”

    咖喱鱼蛋是放放小朋友的最爱,他将鱼蛋和咖喱汁一起拌进米饭里,小脸蛋往碗里凑,鼻尖沾着亮晶晶的酱汁,吃成一个小花猫。崽崽吃得太香了,祝晴原本沉重的心情也渐渐轻松起来,不知不觉多吃了半碗饭。

    “杨教授认识我父母。”

    程星朗比任何人都要关心自己家的案子。

    这一趟行程,程星朗完全充当了司机的角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车子在明德精神康复中心的白色大楼前停下。

    盛放小朋友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那双圆溜溜的眼睛都会扫视四周。

    “明德精神康复中心?”

    程星朗笑着:“杨教授曾经常来我家做客。”

    祝晴见过盛佩蓉的样子,她仍昏迷,但至少还活着。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