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2/2)

    “在那种千钧一发的杀人现场,凶手为什么非要冒险耽误时间,做这个动作?肯定是有特殊原因。”

    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你跟着他的时候,他的走路姿势怎么样?稳不稳?”

    这是要切断调查线索。

    “他不在了,我帮曼曼送他最后一程。”

    “纸包不住火,万一弟弟发现姐姐‘殉情’的真相,想讨公道,结果……”

    “稳得很。”刘威说,“我跟了一路,他走得笔直。”

    祝晴走出观察室,重新拿出那份复检报告。

    石子路的尽头,摆着两张藤编摇椅。

    十年间,周永胜似乎过得很好。

    ……

    “特殊镜片?为了防止警方通过验光记录追踪?”

    审讯室里的声音,透过监控器传来。

    “查到了!”警员往会议室抱回移民局档案,“他用的是‘秦文’这个身份。这类案子不是首例了,移民后未注销的旧身份证在黑市流通,卖到几万块钱一张的高价。”

    “但这……很矛盾啊。既然在乎顾旎曼,为什么要去送她弟弟最后一程?”

    “就是这样。”刘威说,“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爱信不信。”

    “在墓园看到他时,我差点认不出来。”

    “有人帮他利用这个漏洞,用秦文的身份成功换了带照片的新证件。”

    经过排查,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现在完全变了个人,头发剪短了,眼镜也不见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跟了他一路。”黎叔挑了挑眉毛,“偏偏在戏院门口跟丢了人?”

    调取周永胜十年前的眼科记录发现——

    警方顺着水电缴费记录一路追踪,最终锁定了坪洲——这个比南丫岛还要僻静的小岛。

    “会不会是——”豪仔突然压低声音,“他杀了顾弘博?”

    “毕竟是知名导演,收入怎么可能低?周永胜当初转移的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那笔钱总是能派上用场的。”

    “都十年了,周永胜还去送别顾旎曼的弟弟,难道还真是个痴情种?”

    黎叔想起案情分析会上钉在白板上的疑点。

    所有人都以为这十年周永胜是在东躲西藏中度过,但眼前的一切颠覆了这个推测。

    十年前周永胜策划“殉情”假死,随后以“秦文”这个经过更新的身份,生活了整整十年。

    不规则散光、角膜厚度异常,另外高度近视。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展开了深入调查。

    复合型视力问题,必须定制特殊镜片,而全港具备这种配验技术的店铺不超过五家。

    一块手写木牌斜倚在门边,写着“请勿打扰”,字迹从容。

    此时,隔壁的观察室,莫振邦耳畔传来年轻警员们的议论。

    在回忆时,刘威的视线停留在一个定点,就好像思绪也飘向远方。

    至此,真相逐渐清晰。

    “我翻过以前那些娱乐杂志,那时候他留着长发,戴圆框眼镜,像个搞艺术的。”

    “一九八三年签发的旧版身份证只有文字信息,但他在一九八七年更换了新证,这次用上自己的照片。”

    “他也和我一样,站在很远的地方。”

    “所以是凶手故意……”曾咏珊凑过来看报告。

    “凶手在杀人后,还特意摘掉了死者的隐形眼镜。”

    白色小屋静立着,院外草木修剪得恰到好处。

    这里极其安静,偏远得近乎与世隔绝。

    重案组警员逐一走访这些眼镜店。

    “怎么做到的?”

    “痴情种?如果当年他真准备殉情,就不可能转移财产了。处心积虑做了这么多事,现在演情圣?”

    “秦文”这个身份,就像是一把钥匙,轻轻一转,撬开周永胜那隐蔽的十年。

    “移民局和入境事务处的数据库根本是不互通的。”

    柔软的毛毯铺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既是保暖,也是装饰,处处透着生活的情调。

    “本来说他们同岁,我还以为只是巧合。没想到居然是同学?”

    程医生特意追加了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送至总化验所排期,今早才得到结果。近视不可逆,更何况周永胜高度近视,绝不可能突然恢复。除非他做了视力矫正手术,或者戴着隐形眼镜。而这份报告结论明确地显示,周永胜的角膜无手术痕迹。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