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2)

    “这是……被人故意毁容的?”

    “下手太狠毒了。”

    “替身的事,她知情吗?”

    “所以那场殉情,真正的主角活了下来,替身才是替死鬼……”

    “那他们的爱情,是用别人的性命换来的啊。”

    低沉的对话在观察室里回荡。每个人的声音都压低,语气里透着说不出的压抑。

    而一切疑问,此时此刻,都能从当事人口中得到解答。

    瘢痕影响颈部活动,顾旎曼说话时总是仰头,语速极慢,有轻微的嘶哑。

    负责问话的是徐家乐和曾咏珊。

    他们没有催促,静静地等待着,慢慢记录。

    顾旎曼告诉警方,一切要从十七岁那年说起。

    当年,她是周永胜亲自挑选的女主角。

    “永胜说第一眼见到我,就知道,我能给他带来灵感。”顾旎曼停顿许久,眸光落在一个定点,像是追忆一场早已落幕的梦,“《月蚀》是他第一次独立创作剧本,为我量身打造。”

    每说一段话,顾旎曼都要停下来休息。

    低头时,她的声音会变得微弱,必须深深吸气才能继续。

    周永胜花了大半年时间精心打磨剧本,随后向顾旎曼发出参演邀请。

    那时的她对影视行业一无所知,在街角报刊亭买了些娱乐杂志,上面描述的导演总是凶神恶煞,叼着烟对人大呼小叫。可当她鼓足勇气,忐忑不安地走进片场,却发现周导截然不同。他不抽烟,笑起来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温文尔雅。他对作品要求严格,但即便她频频ng,他也总是耐心指导,从不发火。

    顾旎曼眼中的周永胜导演,才华横溢,备受尊敬,却独独对她另眼相待。他将电影里的所有浪漫情节一一变为现实。

    顾旎曼轻声说,爱上这样一个人,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地下恋情。

    “后来看报道才明白,原来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偷偷相爱的人,怎么可能瞒得过朝夕相处的眼睛呢?”

    徐家乐不动声色地观察她的表情变化。

    顾旎曼眼中闪烁的光芒与憧憬,他曾在周永胜的原配妻子脸上见过。江小薇有过一模一样的神情。

    这个男人,在每段感情开始时总能化身完美恋人,让人刻骨铭心。

    顾旎曼再次陷入长久的沉默。

    曾咏珊轻轻将一次性水杯推到她面前:“需要休息一下吗?”

    顾旎曼没有喝,只是用双手捧住纸杯。

    在审讯室刺目的灯光下,她手上的疤痕就像是蜈蚣,曾咏珊看了片刻,不忍地移开视线。

    “他要带我私奔。”她说,“那天演的,是一场悬崖边的戏,我记得,那里风景很美,天地辽阔,心境也开阔。他突然问我,愿不愿意和他远走高飞。”

    “我愿意的,但是我不能。”顾旎曼垂下眼帘,“我知道他有太太,有小孩。”

    电影杀青前几天,顾旎曼和他提了分手。

    她的声音变得沙哑破碎,更加断续:“我不能这么自私。”

    笔录做到这里,徐家乐与曾咏珊交换眼神。

    这与当年剧组人员的证词不谋而合。工作人员回忆,杀青前那段时间,导演和女主角确实情绪异常低落。当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入戏太深、难以出戏的表现,甚至将后来的“殉情”也归结于他们的感性。

    但现在看来,也许只是因为,顾旎曼向周永胜提了分手。

    顾旎曼闭上眼睛,轻轻叹息。

    那时,正是周永胜爱得最炽烈的时候,那个向来体面的男人竟穿着西裤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挽留。她说,自己同样不舍,差点心软,却还是坚持分开。

    “我从没见过他哭过。”顾旎曼失神地呢喃,“他为我哭了。”

    就在电影杀青次日,意外降临。

    即便穿着厚重的大衣,身处温暖的审讯室,回忆到这里,她仍止不住地颤抖。

    泪水浸湿睫毛,她强忍哽咽,艰难地继续着叙述。

    “没关系。”曾咏珊说,“慢慢来。”

    审讯桌上,一滴泪砸下。

    顾旎曼蜷起手指,却使不上力,又颓然松开。那是即便时隔十年仍无法抚平的伤痛,硫酸灼烧的剧痛,即便如今伤口早已愈合,仍会在雨天、在某个如当年一般的深夜,撕扯着她布满疤痕的脸颊、肩颈和双手。

    “当时,硫酸朝我泼来……”

    “我躲开了,可还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