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2/2)

    莫振邦翻着厚厚的案卷,沉声道:“从被毁容那天起,顾旎曼就被周永胜‘囚禁’在身边,即使她看起来是自愿的。”

    警员们沉默不语。

    “‘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爱信不信——’”黎叔哼笑一声,“嘴还真硬。”

    警方开始重新梳理案情。

    “用完美受害者的身份远走高飞。”

    曾咏珊轻声叹息:“是终于发现他害死自己的父母和弟弟,才决定报仇吧。最信赖的枕边人,居然伤害她最深。”

    “在周永胜眼里,顾旎曼永远是那个需要保护拯救的弱者。”梁奇凯缓缓道,“所以对她毫无防备。”

    从顾旎曼出现的第一天起,没有任何人怀疑过她。她待在白色小屋不愿离去,以被圈养十年的受害者姿态怀念着周永胜,恰到好处的颤抖、茫然、无助……就连经验丰富的老警察,也不忍心对看似脆弱的她过多苛责。

    “十一年前的电影,他们也是十一年前认识的,说不定当年就是看这部电影定情。”

    “完成谋杀后,她在这么气定神闲地等着我们调查。”

    就在昨天,他们还在记者的围堵中护着这位受害者。顾旎曼颤抖的肩膀和含泪的双眼,太楚楚可怜了,但原来即便是频繁出现在警署,也只是她为了加快恢复身份进度的表演。

    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线索交叉在一起,角落里刘威的照片清晰可见。

    此时豪仔夸张的动作,没能驱散办公室凝重的气氛。

    豪仔“砰”一下把脸砸在办公桌上:“这工作量,跑断腿都查不完啊!”

    徐家乐和曾咏珊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而顾旎曼,是在电影开场后才姗姗来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目击者——从富年冰室的店员到霞光戏院的售票员,都提到周永胜当天心情愉悦。”

    “两种可能性,顾旎曼被留下来,周永胜顺利出境,或者他们一起离开……不管哪种可能,顾旎曼想要报复,在出境之前是最好的机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刘威当时发现,顾旎曼还没死。”

    “顾旎曼从小在霞光戏院附近长大。”祝晴指着地图,“近到能听到电影对白。她对戏院太熟悉了,熟悉到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去杀人,再从容离开。”

    曾咏珊接过话茬:“刘威不只是个普通影迷,他还是顾旎曼的中学同学。学生时代,顾旎曼就像一束光照进他的生命。现在为了守护这束光,他选择隐瞒真相,合情合理。”

    “重点查顾旎曼和刘威。”莫振邦拍板,“核实顾旎曼的不在场证明,查坪洲渡轮的乘客记录,走访中环码头所有摊贩和的士司机。”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她已经起疑。如今移民局要二次核查双重国籍的身份,顾旎曼没有护照,可能是花高价办了假证,这太冒险了。”

    “这次重映,周永胜满心期待重温旧梦,却不知道通过提议这场约会,顾旎曼已经有了杀人的全盘计划。”

    徐家乐拍了一下桌子:“媒体会不会也是她引来的?”

    黎叔翻开刘威的口供。

    “关键是,他见到了顾旎曼。”

    在抽丝剥茧的分析中,案件逐渐明朗。

    “她的伤、无助的眼神、全心全意的依赖,都是最有利的掩护。只要能蒙混过关,顾旎曼就可以顺利拿回身份,光明正大地离开,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徐家乐继续道:“十八岁的顾旎曼或许天真,但十年过去,这期间经历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还有生离与死别……她早就看透了这个恶魔的真面目。”

    按照《寻梦》这部戏首映的时间线,也许电影对于他们有特殊意义。

    在这样回溯的过程中,警方离真相越来越近。

    “虽然跟踪了一路,但他未必想做什么。”

    那天傍晚,周永胜提前抵达霞光戏院。

    “整整十年,她偷偷接济家人,却因为假死和毁容,永远不能和他们相认。周永胜的所谓爱,是畸形的掌控与占有欲,他无法忍受任何一个除自己以外的人占据顾旎曼的内心。因此,他嘴上说着帮忙照顾余丹翠、顾国栋和顾弘博,背地里却一个个除掉他们。”

    “霞光戏院周边的街坊、商户、沿路小摊……”

    “只是因为案子时间跨度长,案发地分散,所以没有被并案调查,表面上看来,就是三起意外而已。”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