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1/2)

    阿卷不甘示弱地抱起更多球:“那你是什么蛋?”

    “我当然是好蛋!”

    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着谁好谁坏,最后连吵架的缘由都忘了。

    孩子们闹哄哄地分组,好蛋们和坏蛋们排成两列小队。

    在一片混乱中,有人喊道:“盛放,你是什么蛋?”

    盛放宝宝摇摇头,小脸上写满嫌弃:“谁要当蛋啊!”

    盛佩蓉欣慰地笑了——

    不愧是她家小弟。

    “我才不是蛋。”放放眼底透着洞悉一切的精明,“我是一个小人。”

    被可爱小孩迷惑!

    天后庙光线昏暗的偏殿内,警方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勘察及采证工作,空气中弥漫着香火、霉味与血腥味交织的沉闷气息。

    鉴证科同事的脚步声回荡狭窄空间里,偶尔低声交流。

    法医科叶医生熟练地戴上橡胶手套,蹲在死者身旁。

    偏殿外石阶上,祝晴和徐家乐翻开笔录本。

    发现死者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她紧紧搂着个十多岁的男孩。两个人站在一旁,都不敢往偏殿里看,脸色发白。

    “阿婆。“祝晴的声音比平时温和了几分,“是你发现尸体的吗?”

    “是、是我孙子先看到的。”老人又气又心疼,苍老的手轻拍孙子的后脑勺,“都是这个衰仔,让他陪我来上香,不愿意……我在主殿烧香没看住,一转眼他就偷偷溜出去玩了。”

    男孩缩了缩脖子。

    “幸好他没看清楚,不然今晚要发噩梦。”老人叹了一口气,将孙子往怀里搂了搂,又说道,“警官,你们快点问。我得赶紧带他去找陈神婆收惊,也不知道小孩子有没有看见什么不该看的……”

    据男孩回忆,当时他只瞥见尸体的背影。刚要进去看个究竟,就被赶来的奶奶拦住。

    奶奶先注意到偏殿地上有一摊血,尖叫起来。很快,他被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捂住眼睛。

    此刻,男孩正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那位好心人。

    “你的意思是,当时除了你们祖孙俩,还有第三个人在场?”徐家乐的笔在笔录纸上顿了一下。

    “是我。”

    一位短发女人走上前来。

    她手里拿着矿泉水,从包里掏出纸巾递给男孩:“刚才去给你买了瓶水。”

    “ada,阿sir。”她出示记者证,“我是《香江周报》的记者邓雨燕,正在做香江古庙建筑变迁的专题报道。”

    “邓小姐,请详细描述发现尸体的经过。”

    邓雨燕深吸一口气:“大概是四点五十五分,我从侧廊绕过来想查看偏殿构造。偏殿和主殿完全不同,这里没什么人,特别安静。突然听见阿婆在尖叫,我赶紧过去帮忙。”

    “起初看见有人跪着,我还以为是虔诚的香客,但很快发现不对劲。”

    “哪里异常?”

    “太安静了。正常香客通常会有些动作,或者喃喃自语,但是他完全静止。我往前走了几步,才注意到他外套上的血迹。”

    徐家乐快速记录:“有没有接触过尸体?”

    “没有,怎么敢碰?我们三个人都站得远远的。”

    徐家乐瞥向她空荡荡的脖颈:“没带相机吗?”

    “寺庙禁止照相,之前争取过,但没有用。”邓雨燕说,“所以就不费事带来了。”

    这时,殿内传来叶医生的声音。

    “男性,五十岁左右,背部利器伤。”他翻开死者衣领检查,“尸斑沉积异常,死亡时间约下午三点。”

    “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之前。”莫振邦盯着这诡异的姿势,“跪姿是死后摆的?”

    “不确定。”叶医生抬起死者手腕,“看这关节的僵直度……可能是死前痉挛保持的姿势。”

    “也就是说,可能是在跪拜时被人——”莫振邦指向死者背部的伤口。

    “具体情况要等详细尸检后才能进一步确认。”叶医生说。

    ……

    现场勘查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地面脚印完全无法辨认。”一名警员蹲在地上,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触香灰,“这地方显然很久没人打扫了,香灰积了将近半寸后,男女老少各种脚印全都混在一起。”

    另一名警员检查死者衣物:“膝盖部位的裤子上也沾满了灰尘,就连这个蒲团、供桌都积了厚厚一层灰,看来很久没人使用过了。”

    “现在完全没有挣扎痕迹,这是一刀毙命?”

    豪仔不自觉瞥向这废弃偏殿里的神像,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