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2)

    八个字力透纸背,像是刻出来的,此乃当时贺雪权审贺临渊残魂时一笔一划的记录,此乃当年紫重山冤案的背书。

    “你何时知晓?”李师焉慢慢询问,“这册谶文,仿佛多年前已被你收着。”

    李师焉下颌微移,

    他又不能未卜先知,他于无知无觉时犯下无心的过错,这过错真的要他用命填吗?

    “你问。”

    雷劫没扛过的话,身死道消。

    「……贵姓不除,天道不存。」

    乘白羽没有说。

    “你的光鹿,”

    乘白羽一怔:“什么?”

    “雀儿,我不能使你为难。”

    “你是多余问的。”乘白羽轻声道。

    ……

    可他似乎已经下定决心。

    ……

    乘白羽哑然。

    李师焉静静注视,没有答。

    “我知道它的来历。你既承先祖遗志和恩惠,你怎能饶我?或许你也能,但那是你仁慈的缘故,对先祖、对紫重山你会愧疚终生,是以,你断断难以安心做我的道侣。”

    “……”

    是这则谶文,为不可说的野心和猜忌装点,难以启齿的欲望和邪念忽然可说了。

    “雷劫,”乘白羽故作轻松,“要做足万全的预备,需什么法宝?药材?听闻有一种贝母……”

    而后呢?

    “不行的阿羽,”李师焉长叹,“我不与你做心怀芥蒂的怨侣。”

    不仅可说,还翻作大义凛然,好似他们这么做是替天行道,是为了天下苍生。

    李师焉留给乘轻舟的则是一本剑谱,是依据乘轻舟的根骨和半狼血脉独创,乘白羽观其上字迹,是多年前就开始编纂的,可见用心。

    “我即刻召雷劫尝试飞升。”

    执手相看,今生今世他们在此刻最舍不得彼此,所以这是他们最相爱的时刻。

    院子里这时节开的是秋桂,香气习习。

    说这则谶文是引子也好,幌子也罢,总之被贺临渊这个有心之人利用,拿着四方游说为自己网罗到一批拥趸,最终设计乘氏灭门。

    这话乘白羽听见,只是苦涩一笑。

    雷劫失败的修士却没有魂魄一说,肉与魂俱散,死就是死,灰飞烟灭。

    这是昔年还是灵溪天师的李师焉,随手编撰打发人间天子所写的谶语。引他自己的话说,他“胡编乱写”过无数谶语,然而命运就是要开这样拙劣的顽笑,没想其中不起眼的一则引发这样的遗祸。

    后来乘白羽问说些什么,阿霄满怀离愁别绪,恹恹道爹爹将清霄丹地和披拂阁的传承留给我。

    乘白羽垂着眼睛:“我会悉心教导阿霄,等她修到化神。”

    两人起身穿戴整齐,到案前坐定,昔日在此间一同习过画,写过字,雕过玉器,今日坐着,仍旧肩并肩紧紧相偎,案上却只有孤伶伶两本册子。

    亲自卜筮,问完吉时又择址,问了一遍又一遍,精细测算,最后择在三日之后的东海之滨。

    贵姓不除,天道不存。

    先行回到仙鼎盟。

    乘白羽晃晃脑袋,坐直身体,双手合握叠在李师焉手掌上:“我说你几乎夜夜修炼吐纳,辛苦么?”

    “雷劫没有万全一说,倘若我没有扛过去,你待如何?”

    “阿羽,恩怨横亘,岂有人间白头的道理,而倘若不能伴你左右,人世间我又有何留恋。”

    乘轻舟性子沉稳一些,反倒安慰李清霄,说修到上界自有相见之日。

    李师焉说有话要亲自交代乘轻舟与阿霄。

    不仅仅是死,寻常凡人和修士肉身咽气,至少还会化成生魂到幽冥渊一游。

    “怎么怪你?人世就是这样,”乘白羽指尖划过李师焉脸畔,“谁人不是命途多舛,不如意十之八九。”

    乘白羽面上有些惨淡的笑:“不做心怀芥蒂的怨侣,你要与我做劳燕分飞的怨侣?”

    乘白羽:“我不为难,我不提就是了。”

    “是,也是姻缘凑着,我一直没注意这一则。昨晚早些时候,看贺临渊的笺供才联想起来。”乘白羽简略答道。

    满室的馨香里,李师焉笑意乍然绽开:“有你这句话我便无憾了。”

    他知道他在看那两本东西,他也知道他一定也在看。

    “阿羽,”李师焉打断,“我有句话想问你。”

    李师焉笑着在他鼻尖点一点。

    李师焉:“我召雷劫罢。”

    “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