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52(3/3)
倒也有那起子人还是通里正钻空子的,只那也得看甚么人家,像他们家这般,自是不会得里正通融的。
康和晓得范爹的担忧,家里从不曾种过蒻头,只怕到时候没种好,收不上来东西,到时候还填不上赋税的窟窿不说,又白白少种了一亩地的粮食,连累家里头米粮都不够吃。
再者,就算是种出来了,市场风云变幻,谁晓得东西又还好不好卖,能不能给卖出去。
范家家底儿薄,不敢轻易去试错。
但康和始终觉着,若不担着风险去尝试,去做,那一辈子也便只能守着几亩薄地穷苦了。
“爹是村子里的长辈了,咱村各户人家大抵是个甚么日子,定都晓得。村里头凡是日子好些的人家,您看着他们家可是平白无故日子就好的,背地里头少不得许多的盘算和经营,家中少定是有敢干的人在。”
“天下没有一本万利的营生,若是有,也轮不着咱们这样的人家,也只有咬着牙顶着风险去干,才有可能从原先的苦日子里头钻出来。”
“我自也能在山头上继续去寻蒻头,如此这般,倒是不用占家里的地了,只山货唤做山货,便是因不好寻,今日运气好有,明日运气差便碰不着。要想挣钱,自家里种便是最稳妥的。”
陈氏听进了心里去,觉着康和说得十分有道理。
不说这村子,就是她土生土长娘家的村子,有户姓李的人家,原先也多穷,兄弟俩只有一条好裤儿换着穿。
后头实在穷得过不下了,一个便堵了性命借了钱出去干起了货郎生意,谁晓得就教人家给闯了出来,征兵多凶那几年,生是缴了一回又一回的钱,没教拉到战场上去。
要是还没冒着风险借钱干事,只怕兄弟俩早教拉战场上去回不来了。
范爹听了良久,心头已是动容,他瞅了一直没说话的范景一眼,见着哥儿并没有要言语的意思,估出他早甚么都依康和的了。
默了默,道:“干来看看也好。今年便开半亩地来试一试,倘若是不成,大不了明年日子紧一紧,也不至教咱锅都揭不开了。”
范爹都如此说了,一家子欢喜起来,这事儿便当定下了。
接着的几日陈氏多勤快,日日跟着范爹一同下地去。
康和去瞧了几回,瞅见范爹打南边儿长着几颗桃子树的地里松了一块儿地皮出来。
范守林同他说,他不是舍不得拿好地出来种。
他虽不曾种过蒻头,但这般像芋头一样的东西,种起来定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芋头不耐积水,果实都是埋在土里的,不似豆子稻谷一般结在外头,大块儿膨起来的果实经水泡久了势必腐坏,蒻头也差不多。
这处是个小斜坡,不易积起水来。
但蒻头同芋头不同的是,芋头喜光,而蒻头却是打山里掏回来的。
蒻头在山上长得好,多是不喜厉害的太阳光。把蒻头栽在果子树这样的半阴环境下,周遭又有树木,易落叶腐烂做肥,算是仿照山间的环境。
至于旁的,他得种来看,才可慢慢总结出门道来。
“爹,你当真是擅种地。”
康和听得这些门道,由衷的赞了一句。
范爹吃了一口水囊里的茶水,笑道:“俺旁得不行,种地却还是有些盘算的。家里头就那么几亩田地,若不是有些种地经在心头,如何够一家子几张嘴吃喝。”
虽是有范景补贴家用,但这些年,家里头鲜少有另外拿钱再去买米粮的,自家这几亩田地在范守林的手上,种出来的粮食缴纳了赋税,紧着点儿,还是够一家子吃,又还养猪养家禽这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