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98(3/3)

    “陛下息怒,太子之位空悬,易人心不稳,朝臣们也是为了越国的江山社稷,二皇子与四皇子在几位皇子中确实能力尚可,不怪朝臣们争相举荐。”

    李德全说罢,低着头等皇帝再开口。在御前伺候,有眼色是一件要紧的事。

    答完了话,需要等着主子再开口,不要主子说一句,你说十句。

    皇帝不喜欢听假话,那就将话往半真半假了说,又能显心之真诚是最好不过。

    圣上的几位皇子,除去池鸿渊之外,就只有这两位皇子拿得出手。

    “你说得有理,朕这几个孩子里,二皇子与四皇子还算出色,朕不悦,是为别的。”

    皇帝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桌上递上来的奏折,多半为举荐二皇子与四皇子的,还有部分劝谏皇帝不可废太子的。

    李德全闭嘴听着,不发一言。御书房内静悄悄的,皇帝抬起眼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你倒是圆滑,知道此刻说话容易得罪朕,就惜字如金。”

    李德全眯着眼笑道:“陛下这可是折煞老奴了,身为奴才,岂可妄议皇嗣?”

    皇帝捏了捏眉心,没有再揪着李德全为难,他之所以郁闷,是因为别的缘故。

    “李德全,你觉得九皇子为人如何?”皇帝随手拿起一本奏折翻了翻就扔回桌案上。

    “九皇子当初临危受命,前往边关立下战功,乃是少年英才,更是忠心于陛下您的臣子。”

    李德全不会轻易夸赞哪位皇子,这些话,不过是从世人对池鸿渊的评价里照搬的。

    皇帝靠在龙椅上,指了指桌上的奏折:“朕也觉得阿渊这孩子品行佳,能力么,是孙太傅都颇为赞赏的,回京这一年来,阿渊的表现还算优秀不是么?”

    桌上的奏折,他都已经看过,没有一封是上奏举荐池鸿渊的,皇帝如何不费解?

    “朕觉得要论合适做储君的人选,应当有阿渊在其中,举荐的奏折里,怎会没有阿渊?”

    堆起来的奏折,皇帝越看越心烦,干脆让李德全把这些折子都搬下去。

    在早朝时,倒是还有零星的朝臣举荐池鸿渊,递来的折子里,倒是一个举荐他的都没有。

    “陛下,您也无需为大臣们的折子烦心,陛下英明,想来心里会有合适的决断。”

    李德全看着皇帝这些天为立储一事焦心,作为跟前伺候的奴才,也不好受。

    皇帝沉思片刻,摆手让李德全退下。偌大的御书房内,只有他一人独坐,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如此。进出御书房的朝臣换过好几批,只有他仍在。

    池鸿渊从边关回来也有一年时间,从此次举荐一事不难看出,他行事低调,不曾在私下结党营私拉拢朝臣,若非他是容妃之后……

    九皇子府邸。

    池鸿渊坐在廊下,阴郁看着淅淅沥沥落下的雨。

    “殿下,早些时候投到您阵营的大臣按照您的吩咐,只有几个人站出来举荐您为太子,至于上奏的折子,无人在折子上举荐您,一切都按照您的计划在往前走。”

    回话的侍从说罢,见主子沉默着没有说话,以为有哪件事做得不够好。

    “主子,不知是不是有什么事令您不满意?”在问时,侍从已将近日做的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你们做得很好,接下来继续按照我之前说的进行就是,你退下吧。”

    池鸿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侍从见状也不好继续在他跟前惹他心烦,正要退下,主子反而叫住他:“等等,你去东宫帮我问问殿下的腿恢复地如何,明日我再去看他。”

    侍从退下之后,池鸿渊在廊下站了一会才回了书房。

    皇帝不知道,池鸿渊非但拉拢了不少大臣,而且成功博得了那些大臣的信任。

    早在池鸿睿没被废之前,池鸿渊就已经叮嘱过投到他阵营的官员,来日一旦发生废太子而再立储君的情况,一开始绝不要举荐他,随便出一两个做做样子即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