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475(2/3)

    也就这一趟,陈安特意去了看了守着钵钵鸡的方友梅。

    他忙着下厨,给两人准备了些酒菜,也跟着一起吃喝了一些,安排陈安和陈文志在老宅住下。

    陈安说完就走。

    陈文志将他直接送到盘龙湾,在陈安跟家里人打过招呼后,两人一起前往茅草屋所在的山沟。

    冯学恩正在忙着招人,端茶送水的,厨房打杂的,需要好几个人手。

    但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多少人没事儿做,在外边晃悠。

    即使捆绑着关在屋里,但家里人往往会因为不忍看到家人受此折磨,半途而废,让事情反复,继而将事情越弄越糟糕,出了不少祸事。

    “其实,守着钵钵鸡摊位也挺不错,好好做做这一行,把生意做好了,赚得也不少,洞洞舞厅那种地方,最好是莫再去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进行整治,被抓到了,是要坐牢的,那是一辈子的污点,你应该晓得轻重!”

    陈文志也跟着买了不少。

    提到烟毒,冯祥中是经过早年间烟毒泛滥时代的人,他知道上瘾的后果,多少人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对此也是连连摇头,也觉得李宗贵被留在锦城,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寻到李豆花的时候,他正在盖新房的地方,看着那些石匠、木匠忙活,他自己在一旁的木头上坐着抽烟,一旁的巴豆安静地趴着。

    陈安和陈文志轮换着开车,晚上九点左右抵达县城老宅。

    两人的突然到来,让冯祥中有些意外:“啷个这个时候突然过来?”

    第二天一早,陈安吃过早点,去了趟下河街,看过筹备中的火锅店。

    “那是当然!”

    两人只得又找到黑潭子村。

    给陈澈买了些小玩具,又到那条老街买了些山里难得见到的小吃:蛋烘糕、糖油果子、金丝饼、蒸蒸糕、双流兔头、叶儿粑、军屯锅盔之类。

    三间茅草屋,已经被那一把火烧得只剩下几根支棱着的木头和一大堆余烬杂物,李豆花并没有在那里。

    方友梅见到陈安和陈文志,眼神躲闪,最后干脆把身子一扭,不去看两人。

    直到两人离开,方友梅才回头看着陈安离去的背影,低下头陷入沉思。

    下河街的铺子还在筹备中,冯学恩住在那边,老宅里就只有冯祥中一个人住,有一桌客人刚在这里吃好喝好离开。

    陈文志跟在一旁笑道:“买那些吃的东西是次要,你主要是想过来跟那女的说这些话吧。”

    那几间老旧的店铺,顶上的瓦片被重新翻检,扫了多年的尘灰,几间铺面被连通,墙面、柱子都做了打理,重新上了桐油,厨房、大堂、杂物间等也都做了划分,很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陈文志伸手拍了拍陈安肩膀:“你这人,相当不错!”

    陈安点点头,叹了口气:“好歹也认识一场,她在石河子村当知青的时候,也是教我读过书的人…”

    两人说闹着,一路回到车上,开着车去寻供销社,买了油加满油箱和备用的油桶,开车返回。

    陈安简单将事情说了一遍。

    “啥子事情要跑到锦城去办哦?”

    陈安没有过多耽搁,简单看过情况后,叫上陈文志返回桃园镇。

    招工的红纸往门前墙上一贴,进来问事儿的人不少,哪怕工资二十来块钱,愿意的人也有大把,事情倒也简单。

    多少年不合的爷俩算是又凑到一起去了。

    见山里有黑潭子村的人在砍柴,陈安问了下,这才知道李豆花已经回黑潭子村了,和他儿子住在一起,这倒是个不错的结果。

    那些上了瘾回到家里边的,就没几個能成功戒掉烟瘾。

    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哟,一夸尾巴还翘起来了!”

    “到锦城办点事,刚回来,时间晚了,来这里找点吃的,住上一晚,明天再回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