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487(3/3)
这是黑娃子准备休息的时候,故布迷踪。
它们总是在睡觉的地方,转着圈地走,留下大片散乱的脚印,一方面是通过气味,威慑其它野物,另一方面,也是靠脚印来迷惑敌害。
往往,黑娃子就藏在这片地方的中心位置,很可能是某棵大树根脚,也可能是某个灌木丛下边。
万一被惊动,随时有可能扑出来伤人。
几人不由得放缓脚步,小心地扫视着周围。
陈安则时不时注意着招财它们几条猎狗的反应,再往山坳中心位置靠近一些,招财终于发出凶声了。
陈安当即寻了过去,没想到,前方林木间出现一片空地,上面草杂草灌木稀疏枯黄,别的地方白雪皑皑,这里明明没什么林木遮挡,却没有积雪。
然后,他们在坡地上,看到了一个黑黝黝的土洞,洞口堆积着不少泥土。
黑娃子的脚印通往洞口,洞口却没有结霜,陈安顿时变得疑惑起来。
这两天都没下雪,从痕迹上来看,黑娃子被人从树洞里惊出来,以及捕猎,都是昨天或是前天发生的事情,按理说,经过一夜的时间,洞口该有结霜了才对。
他小心地靠近一些,发现这些泥土是人工挖出来的,那土洞周边,也被修理得很光滑平整。
再偏头往洞里看了看,陈安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这个洞,怕是个盗洞哦!”
挺有意思
跑到荒山野岭里边来挖洞,陈安可不觉得是在挖猪獾、狗獾之类擅长打洞的野物。
洞道很深很直,斜着往里看进去不过四五米的样子,就黑乎乎的了,只够一个人蹲着钻进去。
洞壁有密密的挖痕,并用铲子铲过。
野物刨出的洞道,可不会那么规矩。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盗洞。
招财凑在洞口边,呜呜地凶叫着,足以说明那黑娃子就在里面。
陈安揉了揉招财的脑袋,让它止住叫声,防止惊动藏在里面的黑娃子。
宏山、甄应全以及骆祥文等人也凑了过来,小心地往洞口看了看,也是眉头紧锁。
为防止意外,陈安赶忙招呼几人退往一旁。
骆祥文看过那洞口后,却对洞口外面的那些泥土有了兴趣,抓了一些在手里搓捻着,还凑在鼻子边嗅了嗅,肯定地说道:“这就是个盗洞!”
“你啷個晓得?”齐庚好奇地问道。
骆祥文得意地一笑:“你也不看看我是干啥子的,好歹也在派出所混过不少时间了,抓过偷尸贼,也审过偷尸贼,是个盗掘别人祖坟,被那一族的人发现,堵在洞里差点被打个半死的老头子。
我就是从他那里问出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按照他的说法,这种泥土就是古人造墓用于掩埋的三合土。”
江习也听到了有意思的东西,很有兴趣地追问:“啥子叫三合土?”
骆祥文解释道:“就是一种用木炭、白泥膏和石灰混合而成的一种土,盖房子砌石墙的时候,也会用石灰、河沙和泥巴混合而成的东西,也叫三合土。
所谓的白泥膏,就是一种白色的黏土,我们这边的山里也有不少地方有,但是以景德镇那边高岭的白泥膏质量最好,所以也叫做高岭土。景德镇之所以陶瓷闻名中外,就是因为土好。”
这一点,陈安知道,他自己盖石房子的时候,没有水泥,用的就是自己配制的三合土来作粘合剂。
却听骆祥文接着说道:“偷尸贼在决定打探洞之前,也就是下洛阳铲之前,还有一个观察过程:就是如何从地表植被判断地下是否有古墓,这是偷尸贼必须学会嘞。
你们想,青山处处埋尸骨,总不能随处打探洞吧,要是像勘测队那样在外边随便动土,那不早被人发现抓住了,还能容你去‘探地雷’?
他们在这方面的绝招不少,其中一绝就是看——观草色泥痕。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其中的技术含量却十分丰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和掌握嘞,要给师傅提包好几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