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490(1/3)

    在这方面,骆祥文自然成了主角,讲述那些审讯得到的盗墓秘闻。

    说元朝的墓很难找。

    由于花土容易暴露目标,古人也曾想出一种方法,就是挖葬坑的时候,将挖出的土按先后不同的顺序,由下往上对放,封土的时候再反过来回填。

    元朝荒地的陵墓,至今一个也没有发现,这与秘葬有直接关系。

    在秘葬的时候,蒙古人将坑挖得很深,但土不能碎,要成块。

    土块都要小心地按次序放好,等棺椁下葬后,再按原位置将土块放回。

    这样处理后的墓葬,即使北派的洛阳铲,也无法发现异常。

    但汉人就没有考虑这么远,似乎不拘小节,不但不秘葬,还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堆老高老高的坟头让人看。

    这一说就说远了,骆祥文很快又讲到了盗墓贼的派别的划分。

    说中国古代盗墓贼,从地区上坟,有南北两派,是以长江为界。

    北派中又分出洛阳帮,关中帮等很多派别,每帮各有活动范围,外帮很难进来。

    一般情况下,各帮互不侵扰,各做各的。

    北派以巧力见长,如盗洞搭在棺前还是棺尾,掘成方形还是圆洞都有讲究,十分诡异。

    南派则以“巧技”见长,手段超强,通过自己或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堪舆理论来探穴盗宝,对风水知识有独到研究。

    说着说着,又扯到清代盗墓南派中的广东帮的盗墓掌眼大佬焦四,他能将古代白事中使用的风水术、望气法等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是位神奇的摸金高手。

    他掌眼的本事了得,观风、望气、听声、看土样样在行,甚至还有什么所谓的入地眼、听风耳等。

    通过三听一看,就能知道地下是否有古墓,墓中是否有金银玉这些贵重的随葬品,多还是少。

    所谓三听,就是听风、听雨、听雷。

    实际操作并不是焦四一个人听,也不是大家一起傻傻地随意站在某个地方,一个个竖起耳朵听,而是将手下的同伙分散到不同的探寻方位,选择在雷电交加、电闪雷鸣之时。

    事情说得神乎其神。

    陈安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种神奇能耐的人,但骆祥文所说的这些,却都是几人喜欢听的秘闻,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吃饱喝足,都躺窝棚里休息了,还在说。

    没有粮食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肉。

    正如骆祥文所说的那样,明天得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安等人简单地吃了点东西,早早进山,沿着黑娃子沟两侧去看那些陷阱。

    大面积撒网,隔上一晚上的时间,效果还是不错的。

    豹猫被套住两只,石貂弄到五只,黄鼠狼三只,毛冠鹿一只,水獭两只,然后就是一只麂子和一只香獐子。

    东西带回,也将猎具全部拆除。

    有黑娃子这种大家伙和各种肉,六人背篼装得满满的,下午回到进山时的第一个窝棚,将埋着的另一只黑娃子、云豹和珍皮兽都给刨了出来,零零总总,那是上千斤的东西。

    除了一些背着,陈安三人不得不砍木头,用山藤绑了拖框,将东西放在里面,拖着往回走。

    到了傍晚,回到牟阳故城,在那里找了地方过上一夜,第二天继续往家赶,在下午两点左右的时候,回到盘龙湾。

    和以往一样,所有东西送到陈安家院里。

    吃过饭后,骆祥文等人忙着回去,赶明天早上的班。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