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23(2/3)

    “不晓得你有没有听过,在锦城、彭江那边传的歌谣:石牛对石鼓…”

    可董秋玲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自己这里,又是什么意图?

    苏同远苦笑一声:“陈安,我说了那么多,够了撒?我也只晓得那么多…我妈是真的啥子都不晓得。”他再一次强调,眼神中,多了些哀求。

    不料于江口水路遭遇南明参将杨展伏击,大西军损失惨重,带的金银全部沉江。他的那些金银,大部分是用青杠树锯成一米长的木段,然后锯成两半,把中间凿空装的金银,青杠树木料硬,耐腐烂…但是大部分被杨展打捞了,只有一部分落在江里。

    张献忠无奈,因为北有清兵气势汹汹,南有南明死灰复燃。

    苏同远一番话,听得他冷汗直冒,他万万没想到,那铜鼓、铜牛,真的跟西王宝藏联系到了一起,那就成了非常烫手且要命的东西了。

    陈安也陷入了沉思。

    铜牛本就是她的东西,她十有八九知道一些内幕。

    最先是董秋玲来找的我,跟着是那个姓池,叫池源海的港商。

    他们还说,沉江的,只是张献忠宝藏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藏起来的。

    就就是那时候开始,他那些船被大火烧沉,跟着就烧出了那些歌谣,他们猜测是张献忠藏宝的障眼法…

    所以,我在锦城,没少帮他们收麻钱,收那些老物件,其实主要就是为了找到不晓得下落的铜鼓之类的东西。”

    事实上,石牛在锦江河段,就打捞出好几个,听人说,古时候河岸边隔着百来米就有一个石牛,只是后来,被水流改道卷进河里边去了。

    “银钱万万五…”

    若是苏同远所说不假,那么,即使这次找来的不是苏同远,也有可能是其他人。

    而铜牛铜鼓,才是找到宝藏的线索,或者还有铜龙、铜虎…

    “你果然晓得…但按照他们所说,在锦江望城山流传的这个西王宝藏是假嘞,也不是彭江口的石龙石虎…因为,在锦江的石牛、石鼓早就已经打捞出来了。

    我晓得,两个人,都心怀鬼胎,我更晓得,那个铜牛,很不简单,所以,我特意花了三天时间,专门盯过他们两个,多少听到了点内幕。”

    至于彭江江口,说是张献忠驻川,本欲裂地为王、称霸一方,没想到吴三桂先降后叛,引满清入关,形势急转直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完这些,苏同远就不再说话了。

    陈安也听出了端倪,那董秋玲之所以不愿意亲自来将东西拿回去,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而是想利用那港商的财力,来办成这件事情。

    陈安立马催问道:“啥子内幕?”

    换句话说,那其实就是个障眼法。

    感觉是将自己拉入一个可能万劫不复的大坑啊!

    看来,很有必要往锦城去一趟!

    陕西老家已被清兵占领,难以北上,那便再一次出川入楚吧。

    他不愿死守锦官城,但出了成都又该往哪里去?他举棋不定。

    最有意思的是,那个港商和董秋玲,是听说我要回山里一趟,前后两天来找的我。

    难怪有人带着铜鼓进山到处乱转,被豹子给咬死,之后还有人来专门来寻过,为此还丢了命。

    按照他们的说法,那石牛石鼓、包括石龙石虎,都是古时候治水,留下来镇水的东西,那时候的人迷信,觉得牛能分水,尤其是犀牛,能将泛滥的江河里的水给镇住,石龙就更不用说了。

    我之前说过,我干过混水摸银的事情,对这些东西,我知道得不少,锦江望城山那段河里,确实捞出过不少铜钱,但是没见金银,江口那里倒是有不少,只是江里边水流急,又浑浊,根本捞不起来,三百年来,也有不少人打捞过,都收获不大,我也就是运气好,碰到了两次。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