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39(2/3)
直到这时候,陈子谦和耿玉莲都还有些错愕,都没有想到,陈安摆弄的这些东西,居然都是顶值钱的东西。
他自己早起开着车子,往县城跑了一趟,购买各种调料、采购那种平底敞口的陶锅,匆匆忙忙来回跑上一趟,傍晚回到镇上,又特意去买了十多袋木炭。
至于油性好的,造型好的陈化料,陈安要价也很高,他自然也免不了好好解释一通,好在其中就有玩手串的游客,也帮着说了话,并不是陈安乱来,而是确确实实是这么个行情,文玩这东西,一直有人稀罕。
随后,陈安去看了下两个木匠师傅带来的木料,特意要了一块青杠树的宽大木板,木门装好以后,留着两个老师傅在家吃了晚饭,给两人一人付了十块钱工钱,在两人离开后,他寻思好一阵,到大村子里请毛笔字写得好的老会计,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盘龙湾农家泥炉火锅。
冯丽荣瞪了陈安一眼,然后握着拳头在陈安手臂上锤了两下:“就你能行了吧…今天净赚了五十三块钱。”
我跟他们说,我不懂这些东西,得等你回来再说。他们有人说今天晚上在镇上旅社住一夜,明天再来…蜂蜜倒是卖出十多斤。”
崖柏的陈化料小油性不是很好的小疙瘩也卖出去几个,赚了百多块钱。
接下来七八天的时间,陈安也没有急着干别的事情,而是在家帮着冯丽荣招呼往来的游客。
对于门窗,陈安并没有要求做得多精良,反而木头用料弄得粗糙,求的就是一个粗犷、原生态的感觉,没有精细的加工,进度自然就快。
几天下来,兰草卖出去几苗,其实都只是看着长势好的普通兰草,几块钱一苗而已,至于那些艺草、素花之类的比较稀有兰草,直接被陈安要的高价给吓退。
陈安顿时笑了起来:“现在你不觉得我搞的那些崖柏成化料、兰草无用了撒!”
老会计也给力,听了陈安的诉求,几个大字写得龙飞凤舞,居然很有型,为此,陈安特意给了二十块钱的润笔费。
“今天人多不多?”陈安随口问了下冯丽荣。
这些游客也没个定数,多的时候能有三四十人,也有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但陈安一点不慌,他知道这情况很正常。
那肉质也是让人赞不绝口。
哪怕每天平均下来有三块五块的进账,日积月累下来,也终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对陈安所说的,她毫不怀疑。
院外养着雅鱼的水潭,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已经很有些数量,大鱼也不少,有喜欢钓鱼的,钓出来称重带走,也有要求直接在盘龙湾做成菜,直接开吃的。
木板带回家以后,他找来油纸袋,又去弄了些黄泥装袋子里,将油纸袋一角剪出个小口,挤出的黄泥,将那些大字给覆盖,然后烧了堆柴火,将木板放在火上烧。
当然了,他也不介意普及一下之所以要这高价的原因,让他们心服口服,不至于说自己黑。
倒是有人将陈安家里那些积攒着的豪猪刺给买走了不少,有的纯粹是想用豪猪刺做钓鱼用的鱼漂,有的则是想弄去泡药酒。
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窗子已经装好,玻璃装上,两个木匠正在给已经装好的门上桐油。
冯丽荣脸上堆笑:“有人问那些兰花卖不卖,有人问你弄来放在家里的那些崖柏疙瘩卖不卖,还有想要买盆景的,想钓鱼的,甚至还有人问,院里那棵银杏树卖不卖!
“比昨天人少点,只有二十来个,饭是在家里边吃嘞,前后六桌人,吃的是我给他们准备的火锅,都说味道巴适!”
陈安伸手揉了揉冯丽荣的脑袋:“好好把这个事情张罗起来,就单是这一项收入,就能把日子过得很不错了。”
那些陈安胡乱摆弄的崖柏盆景,就凭着枝干的奇特造型,也颇受人喜欢,只是大都携带不便,而且价格不低,还是都选择了放弃。
之前他们还觉得那些崖柏木头疙瘩占仓房,嫌弃搬进石洞现如今又搬出来放到院墙根脚的那一盆盆兰草碍手碍脚,现在看到这些东西,都双眼放光。
有黄泥隔绝,火焰不会烧到那些字体,只把木板的其它部位碳化,差不多的时候,陈安去掉黄泥,把木板表面好好打磨一下,成了一块将字体凸显出来的招牌,就挂在自家院门口左侧,还挺有模样。
冯丽荣轻轻地点点头:“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