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3/4)

    宣平侯府虽然武转文了,不过祖上终究不是什么书香世家,泥腿子出身,本身规矩并不严格,又加之亲戚众多,宴会也多,出门的机会也不少。

    可林家从前朝算起,十几辈子的读书人家,对女儿家的教养,自然是更加的严格一点了。林若云此时就在和简若宁讲起如今京城中最热的一个消息。

    “你知道这一届的探花郎沈修文吗?听说才二十四岁,如此年轻英俊的进士老爷,以后定是能前途无量的。

    我还听说他长得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皇上在殿试当中一眼就瞧中了他做探花,难得他还没有婚配,这京城中已经有好几家看上他了。”

    名动京城

    那自然是听说了的,京城中最大的八卦就是有关于这个探花郎沈修文的了,他今日去买了哪家笔墨纸砚,第二天这家的东西就会卖脱销。

    简若宁:“听说这位探花郎出身兆安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兆安县可是个十足的小地方,在西南崇山之间,道路不通,也没有什么出名的学堂,也不知道这位探花郎是怎么考中的?”

    林若云:“所以这位沈修文公子定是位心性坚毅、笃学不倦之人,这才能从这样一个小地方考出来。也不知道这样一个金蛋蛋最后会落到哪家去。”

    林若云说着,还有些期待,不知道这位新出炉的探花郎最后会被哪家拿下。

    “你给我说说,你家亲戚里都有哪些人家看上他了?”林若云出身书香世家,这样的人家一向最喜欢这种年轻有为、翩翩年少的学子了。

    因为考中进士年纪一般都会比较大,所以像林家这样的人家一般是从举子开始看起,秀才变化太大,权力也小,将女儿嫁过去可能受苦,他以后能不能有前途还不知道。

    可举人正好,嫁过去也有可能辛苦,但最多也就是没什么钱,权力小一点。一般不会差到什么程度。

    毕竟若是在县里,举人老爷就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县令也得礼遇着。平日里有什么大事,也会请来一起商量着。若是再加上自家扶持,做个七八品的小官还是不难的。

    若是未及弱冠就中了举,那就更值得投资一把了,最好这学子家里也没什么钱,就真是清贵了,以后女儿带着嫁妆,他们家得依靠着自己家,也不会受委屈。

    这也是王家当初那么轻易就答应将王清婉这个嫡长女嫁到侯府的原因,王家也是世家,甚至比赵家更高一层的世家。

    王家能看上简若泓,除了他是侯府嫡长子,以后王清婉是铁定的侯夫人这一个事实之外,简若泓未及弱冠就中举,以后很大可能中进士是更大的原因。

    刚刚考中举人的简若泓脑袋上就差没标上前途无量这四个字了,更别提侯府家资富饶,进来只有享福的,没有受苦的。

    当初简家祖父简叶文就是在二十岁高中探花,除了名师的教导,家人的敦促,以及良好的环境以外。

    还有就是十分幸运,毕竟十九岁中举,二十岁考的正好是他擅长的题这个概率也是很小的。当初简叶文会试的名次大概是在二甲第四名,皇上看他年轻英武,这才提了做探花。

    如今这位新出炉的探花郎沈修文没有简祖父的学习环境,还能在二十出头高中探花,当真是不可限量。

    “我们家的亲戚里大概有礼部侍郎李家,他家的嫡幼女去年刚刚及笄,有意从新科进士中选一位。

    方阁老家四孙女方鸣晨今年年初刚刚及笄,也看上了这位探花郎。方阁老向来喜欢书生,他家娶亲大抵都是这个路子的。

    还有翰林学士吴家,她家嫡次子的长女吴芸儿前年及笄的,因为男方守孝三年所以婚事又不成了,也有这个想法。

    其实还有不少人家看上了他,不过最有竞争力的也就是这三家了,旁的不一定争得过这三家。你那边呢?你家亲戚多,是不是也有人看中的他的?”

    简若宁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昌平侯府钱家有位极其受宠的庶女,排行老五,叫钱蓉儿,昌平侯爷愿意带上厚厚的嫁妆,在新科进士中选一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