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3)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王全安年纪不小了,提起陈家的事儿他面色阴沉,陈家虽然与他们王家在黔中并立多年,有些积怨,但是两家却也互通婚约多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庆幸他们王家没什么人在朝中当差,不然,京城中的人也不会比陈家的下场好,他抿了一口茶,眼底的神色幽暗阴沉:

    &esp;&esp;凌夜寒思路清晰:

    &esp;&esp;“我们大周实行里甲制,110户为一里,10户未一甲,我准备在黔中推行十家牌法,连坐制,每户上都要挂一个这样的牌子,写明家中人名,住处所在,是何户别,若是军户,要写明其所属千户总旗和小旗,如若是匠户,要写明是何种匠人,是木匠,石匠还是瓦匠,若是客户,要写明原籍和本地居住地址从事何等营生,若是官户,则要写明所属衙门。

    &esp;&esp;“王大人,上月陛下遇刺,陈大人一家连夜就被凌夜寒下了狱,我在京中打探了一下,陈府一家绝无翻案的可能,这不就是冲着咱们黔中来的吗?这一次陛下派凌夜寒做钦差,怕是不好应付啊。”

    &esp;&esp;“要解决民户之前要先切断山匪与收买官吏的关系,清除内奸,内奸不除这匪患便无穷无尽,我们虽然是奉旨过来,但是这种事儿也不好明查,他们互相打个掩护遛我们就和遛狗似的,这种通匪的罪名必须抓个现行才行,抓一个杀一儆百。”

    &esp;&esp;宋齐玉开口介绍:

    &esp;&esp;凌夜寒接过了他手中的牌子,这上面写着户别,姓名,职别,丁数。

    &esp;&esp;凌夜寒一行到黔中时,王全安早就率领大小官员在城门外相侯,热情又礼数周全,凌夜寒也没有他们以为的那样冷面傲慢,反而深谙官场之道,到了黔中第一晚,凌夜寒便在王全安准备的接风宴上与黔中众人推杯换盏,席间暗暗表明自己这一次过来是戴罪立功,这差事还要让各位配合。

    &esp;&esp;“宋大人的法子精妙,互相监督,十家同罪,确实能奏效,但是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底下农户能识字的是少数,这牌子的制作还要靠黔中的各级官吏,这通匪的官吏绝不在少数,此事若是吩咐下去,必定拖沓。”

    &esp;&esp;“侯爷,若要剿匪奏效,黔中山匪和民户之间的联系必须要切断,民户数量庞大,我们远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看着他们,所以唯有让他们互相监视,实行连坐之法,你看,这是我这两日做的一块儿牌子。”

    &esp;&esp;凌夜寒对着他说的这些并不陌生,上辈子宋齐玉就是靠着这十甲连坐制最终除了匪患,只是耗时太久了。

    &esp;&esp;再逐一列明家中男丁数量,及家中总人数,以一甲为一组,制作好木牌,十家轮流掌管木牌,每晚酉时,当值的户主要拿着木牌到各家巡视,记好这晚少了谁,所去何处,或是多了谁,巡查之后报给甲长,每日我们都要抽调人核查,有一家隐瞒,十家同罪。”

    &esp;&esp;“侯爷以为如何?”

    &esp;&esp;“那依侯爷的意思是?”

    &esp;&esp;从京城到黔中凌夜寒脚程极快,只用了四天的时间,黔中官员已经提前接到圣旨,这几日中黔中刺史王全安的府上侧门来往小轿不断,三日府中进进出出的人比平常多了几倍。

    &esp;&esp;“陛下不是要剿灭黔中山匪吗?那个靖边侯不是想要立功抵罪吗?那我们就送山匪给他剿。”

    &esp;&esp;上辈子宋齐玉也是主张连坐制,起初卡在这个牌子的制作上就有半年多的功夫。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