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春潮 第34(2/3)
她不愿多提此事,只道:“我也不甚清楚,他们正与祖父商议着,具体情形未知。”
如今整个沈府仿佛置身水火,每况愈下。
他这话既是劝慰她,亦是自勉。
到了院门前,沈识因实在无心多言,轻声道:“絮哥哥我还要看书,就不请你进去坐了。”
他声音愈发柔和:“若寻不到心意相通之人,也该择个知冷知热的。女子出嫁便如第二次投胎,嫁得良人一生顺遂,若是所托非人,就会毁了一生。”
沈识因又未打探出消息,失魂落魄地从姐姐院中出来,恰与江絮迎面撞上。
沈识因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这些,听后心情更加郁闷了。
这段时间里,祖父在朝堂上举步维艰,接连遭官员弹劾,皇上却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翰林院无故空降官员顶替了二哥的实权职务,吏部也突然冒出几个皇上特派的新面孔。
沈识因没料到消息传得这般快,连江絮都知道了,还特地赶来关切。
她继续往前走着,江絮仍在身后说道:“妹妹不必过于忧心,世间困局总有破解之法。只要不向命运低头,终有拨云见日之时。”
江絮看出她心绪不宁,也不强求,只道:“那好,我改日再来,妹妹你且宽心些。”
江絮跟在她身后:“近来我也觉察妹妹对许探花确已无意。若当真不喜欢,何必勉强自己?纵是嫁得高门显贵又如何,终究不如两情相悦来得美满。”
这日,二哥沈意林从宫中匆匆归来,直奔沈识因院落,激动道:“妹妹,有陆呈辞的消息了!”
她说着便往自己院落走去。
富贵人家无力左右婚事,贫寒子弟又不甘为情爱所困。这人活着究竟有何意义?
沈识因心中郁郁,如此看来,退婚之事愈发棘手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识因明白,为改变命运,这个寄居太师府的寒门学子日夜苦读,但凡有学习之机便潜心钻研,一心要挣脱贫苦的桎梏。
这便是人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烦恼和苦难。
江絮依旧如从前那般温和,看她的眼神也带着疼惜。
舅说近日并未察觉许夙阳的叔父许宽有何异动。他确实曾举荐一人入兵部,但你舅舅当时并未应允。”
为今之计,只能拖一天是一天了。
沈识因没有回答,而是问道:“絮哥哥找我有事?”
站在舅舅的立场,确实不该为了一桩婚事就在兵部安插许家的人手,来取代二表哥。
意思就是舅舅不答应许万昌往兵部塞人。
沈识因颔首进了院子,独自坐在庭中望着满地落英出神。
转眼多日过去,沈识因依旧未寻到陆呈辞。纵使父亲与兄长多方打探,也寻不到半点消息。
母亲知道她难过,又说了一些安慰的话。
二哥急声道:“今晨急报传来,陆陵王在禹州叛乱,已被陆呈辞率军镇压。时下陆陵王残部已被驱逐至边疆,此战伤亡惨重,叛军短期内再难进犯中原。陆呈辞眼下正在清扫战场,不日便将班师回朝。”
许家分明是在故意刁难他们。
时下已是初冬时节,枝头残叶落尽,枯槁的枝桠在寒风中更显萧瑟,恰似太师府如今的境况。
他说完,沉沉叹气。
沈识因闻言惊诧不已:“他怎么会突然去征战?先前不是被皇上召入宫中了吗?”
直至日影西斜,父母才从外祖父家归来。母亲一进府便直奔而来,神色凝重道:“你舅
沈识因闻言倏然起身:“他在何处?可还安好?”
江絮见她面色苍白,满眼疼惜道:“怎的这般憔悴?”
母亲轻叹一声:“如今许宽得皇上重用,在兵部势力日渐坐大,颇有取代你舅舅之势。你舅舅也在忧虑,所以,你舅舅的意思是,为了护住兵部权势,他不会随意答应许万昌的无理要求,除非皇上下旨。”
江絮瞧着她憔悴的小脸,温声回道:“没事,就是过来瞧瞧你。方才听下人们议论,似是许家来人商议退婚……不知现下如何了?”
沈书媛瞧着妹妹忧愁的模样,心中叹息,轻握她的手道:“因儿,姐姐知道你心中焦虑。但陆世子毕竟是亲王府嫡子,任谁也不敢轻易动他。有他父亲护着,定会平安无事的。今早我已经遣人去寻过周晔了,周晔还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