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春潮 第74(2/3)
陆瑜目光落在他低掩的脸上,静默片刻,方缓声道:“你既身子不适,不如与朕仔细说说。”
最后几个士兵背靠着岩壁,做着最后的抵抗。但银线如影随形,一道银光掠过,三颗头颅同时飞起,鲜血如喷泉般涌出,在岩壁上画出一道凄厉的猩红。
他沉默片刻,沉声下令:“速派人前往京城,通知姚将军早作准备,并将王妃与沈府家眷接出京城。我即刻召集所有兵马,准备应战。”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夙阳一路进宫时,心里都在思忖:皇上明知他染了这身病,旁人避之不及,却偏要召他入宫,还亲自面见。他左思右想,也猜不透圣心究竟是何意。
更搞笑的是,我以为这里与山东一样的天气,结果太热了,去宏村那天差点中暑。
一道银线破空而来,悄无声息地缠上一名士兵的脖颈。线身一紧,头颅便滚落在地。旁边的士兵还未来得及反应,又有数道银线从阴影中射出。一道银线掠过胸甲,铠甲应声而裂,鲜血喷涌;另一道缠上手腕,轻轻一扯,整只手掌便掉落在血泊中。
许夙阳忙恭声回话:“微臣近日身染微恙,恐冲撞圣颜,故不敢直视,还望皇上恕罪。”
陆瑜看着他,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随即轻笑:“许探花为何始终低着头,不敢看朕?”
许夙阳一时怔住,低声问道:“不知陛下想听些什么?”
——
许夙阳缓缓站直。今日他衣着格外厚实,袖长领高,将一身红疹遮得严实,唯独面上那些却难以尽掩。来前虽特意敷粉遮掩,却仍透出几分不自然的红痕。他始终垂首,不敢直面天颜。
残余的士兵们背靠着背,组成一个摇摇欲坠的圆阵。铠甲上布满划痕,每一道裂痕下都是深可见骨的伤口。握着兵器的手微微颤抖,虎口早已震裂,鲜血顺着刀柄滑落。
陆瑜并未作声,仍凝神于最后一道折子。直至朱笔落定,他才搁笔抬眼,摆手示意他起身。
黄山很美,但是废腿。即便坐了索道,我也撑不住。
因为假期人多,我们4点多就起床排队爬黄山,11点多下的山,我想着休息会改改错字发布,结果一躺下睡着了。
许夙阳先前听闻沈识因被囚于宫中时,便隐约察觉陆瑜待她不同寻常。
一名百夫长怒吼着挥刀劈砍,刀锋尚未落下,银线已缠上他的手腕。轻轻一扯,整只手齐腕而断,断面光滑如镜。他还未及惨叫,又有数道银线缠上脖颈、腰腹,身躯瞬间四分五裂。
黑衣人的攻势却愈发凌厉。
探子摇头:“尚未查明。但对方手段极其残忍,并未使用刀剑,而是以锋利无比的银线作为武器。”
说起来,二人之间还算情敌。
清晨下起了大雨,探子匆忙来报:“王爷,不好了!我们先前收编的陆陵王旧部中,有三四千人发生暴乱后逃走,结果在半道遭遇围剿,全军覆没。”
当最后一具尸体倒下时,山谷中只剩下银线收回时的破空声。
甚至我们来的时候还带了羽绒服。因为之前爬泰山,山顶很冷,以为黄山也会很冷,哈哈哈哈[捂脸笑哭]
月色愈发凄冷,银辉洒落在血泊上,反射出破碎的光。
圆阵瞬间被撕开缺口。
[红心][红心]
踏进殿内,只见皇上正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听见脚步声也未抬头。许夙阳缓步上前,躬身行礼,声音低稳:“微臣拜见皇上。”
-----------------------
作者有话说:来啦来啦!
“京城……恐怕又要变天了。”
陆瑜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冷意:“自你坐上这探花之位,似乎也未曾为天下百姓谋过什么福祉,做过什么实事。朕倒是想知道,许探花空有这身才学,近日究竟在做些什么?不如与朕细细道来。”
陆呈辞从利州逃出后,辗转抵达锦州做最后的部署。
年少时他也曾随父亲入过宫,见过当时的陆瑜。那时这位还是个久病缠身的文弱太子,性子却极温和,不仅会细心照料捡来的兔子,还常从御膳房取点心给他吃。
“全军覆没?”陆呈辞大惊,“何人所为?”
“银线?”陆呈辞心头一凛——上次他就险些命丧这等兵器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