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2/2)

    秣陵为东南重镇, 人口众多,鱼龙混杂。迟岳上任以来,三年清治, 五年经理,建邺城路不拾遗,堪称乐土。

    霍然被人拦住,那汉

    迟岳临终,对妻儿言:“某身无长物,唯睿帝所赐蟒袍剑器,赠与门外之人。汝等速速归乡务农,不必再守。”

    秦孤桐一愣,想到含山村之事,霎时千情万绪一起涌上心头。萧清浅自知失言,心中懊悔不已。她让秦孤桐多想想,本意不过逗逗她,调笑她是愚者,所以需要千虑。不想却触动秦孤桐心事,惹得少年女侠双眼通红。

    虽礼崩乐坏, 天子不在。迟岳治秣陵, 未有一日懈怠。凡坐堂出巡,必着官袍戴官帽,开口必称本官。视江湖豪杰为草莽,耻于谈论。

    建邺城旧称秣陵,钟石山背依, 龙藏浦怀绕。山川灵秀, 人物俊彦。龙盘虎踞,燕舞莺歌, 为历代天子行宫所在。

    秦孤桐心潮翻涌,紧紧回握住萧清浅的手。

    江湖之中,欲除之后快者比比皆是,然而从未有人得手。

    秦孤桐听完久久长叹一声,抬眼看了一眼历经沧桑的城门,突发奇想低声说道:“清浅你不是说,如今建邺城名叫‘迟否’。迟姓并不常见,那岂不是说?”

    萧清浅知她心结难消,牵着她手,佯装忡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阿桐,还是多想想的好。”

    迟岳每日坐堂,衙外必有豪侠抱剑坐镇。迟岳每晚归府,屋顶必有志士持刀守卫。

    “这位大侠请留步。”秦孤桐迎面上前,抱拳拱手问道,“打扰一下,请问城主府如何走?”

    武乱末年,天下动荡。为官者朝不保夕,人人自危。弃官者比比皆是,十城三官不过常事。

    萧清浅心中不悦,趁他换气之机。足尖轻点,劲气透射而出。那人边走边说,根本不曾留意。只觉脚下一绊,好似踩到个浅坑。人虽未摔着,却是呛了一口唾沫,咳得面红耳赤。

    萧清浅见她目不转睛的望着自己,垂首掠了一下鬓边的青丝。她举手抬足之间气韵流转,风姿绰约,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秦孤桐又惊又怒,连忙拉着她没入人群。

    建邺城乃繁华之地,城门大道更是车水马龙。秦孤桐纵有满腹的话要和萧清浅说,也不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倾吐。何况两人来此,身负要事,万万不会耽于私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朝廷分崩离析, 皇族南下, 后远盾海外。迟岳拒不随行, 时称逆臣之首。

    建邺城第一位城主乃是前朝秣陵太守迟岳。

    萧清浅十年不曾踏着建邺城,见大道四通发达,一时也不知方向。秦孤桐立刻自告奋勇,让她一侧稍等,自己找人询问。她左右看看,竟然一眼瞧见那位在城门处口若悬河的汉子。

    秦孤桐回首看了一眼那人,转身望着萧清浅,迟疑沮丧道:“清浅,我是不是不因这般胡思乱想?”

    她虽压低声音,然而习武之人耳目灵敏,一旁立即有人嘲讽道:“咋滴个?迟大人用蟒袍剑器哄得江湖大侠们捅心窝子教他子孙武艺打哪嘎吱起世袭罔替一箭双雕?啧啧,小姑娘瞅着模样挺俊咋地心思怎么砸歪捏!不是俺说你哈...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他口若悬河如同连珠炮一般,秦孤桐应接不暇无从申辩,燥得满脸通红。

    秦孤桐察觉手掌一紧,抬头见萧清浅偏头侧目望向自己,眸盈秋水,神色温柔。

    二十一里建邺城,二十一年秣陵牧。

    家人问豪侠志士姓名,答曰:不知。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