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来犯(1/2)
平时热闹的朝堂今日却是鸦雀无声,往常不是武官争着大吼大叫,就是御史闹着要撞柱子,今天都难得的都选择了保持沉默。
“丞相,你如何看?”李邑坐在龙椅上,一手扶着脑袋,随意地问着他最受宠的丞相,仿佛谈论的只是今日的天气。
柳清芝向右踏上一步,出列,又拱手行一礼,轻声说道:“北部至今仍旧不安稳,张大帅仍旧需要留着继续镇守,万不可轻易调动。至于西北部,臣以为,该为军中补充新的力量了。”
此言一出,朝堂众人摒住了呼吸。
这西北部原本由西北军镇守,魏家世代守着,可这场仗打了两月有余,大夏又耍了计谋,魏家如今全靠那些妇孺在撑着,只剩一个刚会跑会跳的小儿子,万不可能撑得了多久。
选择新的将帅派往前线的事迫在眉睫,可选谁这就是难题了。各家都想安插自己的势力,全靠谁也不肯放弃这个好机会,如今他们等的可不只是陛下的意思,还有这位少年丞相。
这位丞相一直没有发话,谁也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以往都是含含糊糊的顺着陛下的口吻说,如今也不知是不是已经有了人选。
“哦?那爱卿认为谁比较合适?”李邑挑了挑眉,等着他说下去。
“臣以为顾原,顾将军可。”柳清芝微微一笑,余光中看到斜后方被点名的人呆楞了一下。
这一块石子激起的涟漪可不是什么小水花,不仅仅是顾原愣了,朝中众人也没有料到这般结果。毕竟这顾原虽然算是个将才,但却因为身后没有势力,一直也无人愿意举荐他。
还不等皇帝开口,御史大夫刘大人一个踉跄就从队伍里奔出来,这次倒是不撞柱子了,只是跪在地上不肯起,“皇上,不可……”
李邑倒是气笑了,这位刘大人仿佛天生就跟他有仇,他做什么都要跑出来说要一头撞死在朝堂上的石柱上,想以死进谏。结果这么多次了,李邑没怎么搭理过他,他也没死成,倒是可惜了李邑时常给他备着的太医了。
“为何不可?”李邑总算是挺起了腰身,坐直了。好戏又要开头了,看客总是要给点面子不是?
刘大人看着圣上那看好戏的眼神觉得有点伤感,他这般尽心尽力为社稷着想,圣上不曾夸过他就罢了,还用那种看小孩玩弄的眼神来看他,着实伤感。
不过他也不是那般容易退缩的人,梗着脖子道:“圣上,这顾原前几日才在大街上聚众闹事,在街上如同泼妇一般破口大骂,实在是有辱斯文。不合适呀,圣上。”
柳清芝看着他跪着磕头要死要活的模样,倒是气笑了,在寂静的朝堂上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倒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带兵打仗与文明有何关系?”柳清芝背着手站直了,轻飘飘看了那伏在地上的人影,“御史大人这般讲究礼仪不如您去可好?”
御史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他毕竟只是个文弱的书生,那大夏人据说生得人高马大的,还嗜血残忍。他怎么敢去?
柳清芝继续道:“臣以为,顾原将军用兵如神,又曾经在战场上与大夏人打过交道,必然是熟悉的。必定不会让黎朝人民失望。”
李邑挑眉,看向从头到尾都未曾开口的顾原,问道:“是吗?”
顾原看了看前方挺直着身子为他说话的丞相,他与这人无交际,但这个机会他肯定是不能放过的,毕竟他在京中因为不肯站队的原因,一直被孤立,这次如果能一举打败大夏,活着回来,局面肯定会开朗不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