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2)

    那边顿了一下,突然转成英语,“那小鬼在我旁边认真听着呢,我说什么她都知道,太鬼了。”

    初中倒是更机灵了些,依旧是背这些劳什子的形式主义套路,她索性花五分钟时间看了一遍圈出四五个关键词就不理会,有那闲时间还不如去做几道理化题,大不了运气不好幸运E时,靠着关

    许适的占位不算靠后,发现台上有人往这边看时,便赶紧张着嘴浑水摸鱼做口型,实际上她是在小声背歌词,只有听到宣誓誓言到了自己熟悉的那一句时才就跟着背一两句,下几句依旧由嘴胡编。

    年都没过完,高补班就又开学了。开学第二天就考试,高考正一步一步走近。

    许适应一声,“在的在的。”语气一转,揶揄道:“你家小堂妹哄好了?”

    许适迟疑几秒,依旧用中文,“你这是在考验我的听力能力么?”

    周亭筠放慢语速,刻意咬单词发音,“高考的听力水平,你可以的。”

    都说春风东来暖如嘘,那位作者怕是没见过大西北一到春天就连绵不绝遮天蔽日铺天盖地卷起的沙尘暴,每年春天一起风时,就像个流氓似的掀裙子撩头发,你还不能骂,一骂就吃到一嘴黄沙,鬼知道那沙子里有些什么东西。【注1】

    许适愣了几秒才迟钝地反应过来,对方的口语非常好,大概是来源于中学的双语教学和后来在英国的求学经历,跟用本音说起普通话时还带有南方的咬字习惯不同,周亭筠的英语口语几乎没有中式口音。

    第18章

    新年好像就在许适做着五三,跟周亭筠聊聊天放松中过去了,今年跟往年没什么差别,无非是许适又大了许多,她跟周亭筠又近了一步。

    许适从小就想不明白干嘛要废些心思去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学时是背从八荣八耻中衍生出的文章,记不起是谁跟祖国的花骨朵过不去要写这玩意儿了,不过整整写满A4纸的三千多字她可是映像深刻,后来想想,满篇都是喊口号,瞎扯淡谁不会啊,也太小看一个写手的职业能力了。

    学校对待百日誓师的仪式感满满,不止高考生,就连高一高二的学生们也被集中到操场上去做观众,学校的意思是让他们参与其中,当即努力,就像是每年暑假里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会去参观名校一样。

    三月初,百日誓师。

    大约过了写一道数学大题的时间,耳机边才传来周亭筠如释重负的语气,“阿适,还在不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所以说多些实事少些形式,这世间就真的安得世间百万斛了。【注2】

    许适心想高考听力哪有你这么好听啊,咬字发音跟汤姆·希德勒斯顿读莎士比亚似的,RP音和牛津腔混在一起简直不要太性感。

    但许适觉得他们来看戏的意味更浓一些,幸灾乐祸看一群连教学楼都单独分出去的高考狗站在操场正中央吃沙子,大西北的春风就像是老母亲粗糙的手哐哐扇耳光,又长又臭的宣誓词每年都翻来覆去重复也不见换一个新鲜一点的,校长们排成一排坐在主席台下恰到好处地避开了北风,台下的学生就只能喊几句话,呸呸吐掉嘴里的沙子,再喊几句,再吐掉。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