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2)

    此人,暂时可信。

    要么就是……这家伙在装病、装可怜,不想赔他砸坏电视机的钱?!还是想装病,赖在他家不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此时,他的双手被这个看似滑头,言行粗鲁又吝啬钱财的男子如此细心地捧在手中搓洗,连指缝都耐心的替他洗净。

    “大哥,我从刚才就想问你了哈。你这说话怎么老是自带古风腔?而且还是现代语加古风腔的诡异混搭?”许涵是真的不太明白地瓜先生说话到底怎么回事,语调奇怪也就算了,连用词都透着一股不伦不类的自编自创现代古风混合体。

    “那个……霍先生,是吧?”许涵小心翼翼地望着他。

    心疼我骠骑将军,到了现代变成了生活十级残障人士,啥都不懂,啥都不会 2333

    ————

    可是,一个连马桶都忘记怎么使用、水龙头都忘记怎么开的家伙,还记得受伤前背的几句台词?这……是不是太说不通了?

    注2:汉代人贴身着裤。裤有两种:一种并不缝合的裤管,只用一幅布缠于腰股之间,名犊鼻裤。另一种是合裆的裤。《释名、释衣服》:“裤,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颜注:“袴合裆谓之裤,最亲身者也。”就是这种裤。所以霍将军是从来没见过我们现代经常穿的腰间有松紧带的裤子哒。

    ————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了。

    (注1)

    ————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汉武帝时期,已经出现了纸。但那时的纸质地粗糙,还不作为书写工具使用,纸的制造技术的改进和真正普及是在东汉时期。西汉当时常用的书写记录工具是“简牍”。简牍有竹、木两类。至于帛书:先秦时已有。《墨子?明鬼篇》中已经提到“书之竹帛”。但帛素价昂。东汉?崔瑗《与葛元甫书》犹说“帛书”是“贫不及素”。

    以小人之心度骠骑将军之腹的许涵这么一联想,刚才那点升起来的同情心顿时就给掐灭了。

    简单的说,就是他现在头脑里有两种语言的记忆,而在他的灵魂还不能完全驾驭这具身体时,他没办法很准确的将以前使用的语言和脑中储存的这里使用的语言进行很好的融合表达。

    许涵将地瓜先生扶上了床,眉头拧了又拧之后,决定先尝试着问他一些问题,来测试一下他是不是真的脑子有问题。

    “先生?何意?我不懂……你在说甚……”

    ☆、鸡飞狗跳2

    难道是之前做替身演员背古风台词造成的?

    肌肤相触的温暖以及流水的清凉互相交织,这种奇异的感觉使霍去病心中倏然升起一股柔软的情绪:

    霍去病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边许涵正被自己的臆测弄的负能量满满,那边的霍去病经许涵的问题提醒,心下了悟。

    所以他现在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言辞的表达,说出口时都是各种穿插交杂,也就变成许

    自虐的作者查资料查的心好累,但我仍然想要最大程度的还原汉朝人物穿越到现代后的各种生活习惯差异的畅想,甚至是人物思想观念的不同之处,我也尽量去精分揣测哈。不尽之处,欢迎留评交流指出。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