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1/2)
”
“我自己养自己不可以呀。”谢书约被禁锢着,她并不觉得难受,反而很享受这样亲密的时刻。
“可以是可以,只是你不花,我挣的钱放到银行发霉?”
“你要是不想那些钱放银行里面发霉,那就捐出去呀,需要钱的人很多。”
谢书约也不知自己这句话算不算未卜先知,洪灾发生,程仲宾当真带头,捐了一大笔款出去。
还有她不想仲宾哥太辛苦,劝他少建几栋楼是事实。但当她知道南望路那一片还没打好基础的楼受损,之后又要重新投入各种成本进去时,难免更为他心疼,她要的又不是这种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有朋友问到,就在作话里特别讲一下,后面没有虐,平平淡淡讲完这个故事。原本我的计划是20万字,现在已经超出,大纲里还有一点内容,不过不多啦。希望大家还能陪阿约仲宾哥走到最后。
第61章
进入八月,天总阴着湿着,暴雨来得更密集。气温却也居高不下,是那种闷闷沉沉的热,一点都不爽快。
偶尔狂风过境,街道树木都被刮倒,窗户玻璃震颤,门缝嗡嗡嗡响,让人不敢冒风险到外面透一口气。
那时连下了一个星期的雨,风一吹,江里河里的水漫上岸。每天伴随着雷电,别说电视,家里电闸都拉下来,老太太说通电容易被击中,不安全。
城里广播实时播报水位公告,之前几天变化不大,但水位也没下降,大家心都揪着,后来担心的决堤现象果然发生,水位一涨再涨。
低层住户以及城外低处居民被转移到高处,也没有强制要求哪家收留,大多凭自愿原则。谢良清和王维芳都入了党,这种时刻,他们自然要站出来起带头作用。
谢家被安排住进来一家五口,其中有一个奶奶,和家中老太太差不多年纪,她们俩一间屋。谢书约则大方将自己的房间让出来,让那对父母带着两个孩子挤她的床,她自己去和姐姐舟舟一起睡。
之前水位还没升上来时,程仲宾有先见之明,载了一车日用和蔬菜粮食过来,后来出不了门了,倒不愁家中没吃的。
还未停电前,奶奶和王维芳轮流往外拨电话,确定亲朋好友安全。唯有谢书裕联系不上,一家人担心死了,怕他在外面出什么意外。
这次洪灾几乎席卷全国范围,比起几大主要流域险情,雁城受灾情况较小,相对损失少一些。而谢书裕工作所在的城市便是主要流域之一,不仅财物受损,人员伤亡也惨重。(参照1998特大洪水)
谢书裕个人电话拨不通,单位电话也断线,尤其老太太,急得整夜整夜睡不着。
老太太对谢书约讲:“你大伯过世,奶奶已经经历过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要是你二哥再出什么事情,我搭半条命进去算了。”
谢书约心里同样挂念二哥的安危,但她要先稳住老太太:“奶奶,你别自己吓自己。二哥和仲宾哥差不多高呢,他又会游泳,咱们往好了想,他绝对不会出事的。”
小孙女熨帖一句,老太太倒真安心了一些,只是仍旧担忧:“不知道仲宾找人联系有没有用?”
“如果联系上了,仲宾哥会第一时间传消息回来的。”谢书约继续抚慰奶奶,“三哥不是也在想办法吗?他尝试联系二哥那边的记者朋友,也许有用。”
这时候全国携手抗洪,各地气象局发急讯联络,程仲宾通过层层关系,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谢书裕。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