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2/2)
另外又在每州郡新设置都尉一职,专典一郡之兵马,与刺史一起兼掌兵权,如发兵捕盗贼等,需二者共议决定。
宇文卓为当朝的永宁公主的驸马,又是兵部侍郎,执掌兵部重权。
《大业国史记》:谢昭帝元年秋,原楚王叛乱平息。
而兵部掌管军令和军官的除授等,却不具体领军。
新的均田制主要是抑制豪阀土地的兼并,使农民能够获得了一定的田地。
被守关大将萧煜一举捉获,砍了脑袋。
《大业国史记》:谢昭帝江南均田制一年后,即“户口益多,府库盈溢”。
就这样谢昭帝登基一年后,谢武帝驾崩时的动荡之局稳定下来。
周梓安第一点想到是兵权,枪杆子里出政权,手里有军队,底气便是足的。
此新的均田制一推出,便受到豪门世家的强烈反对。
因谢氏一族有胡人血统,便被叛军称为鞑虏。
说当年谢文帝逼迫陈后主禅让皇位,实为篡改天命,今日他宇文卓要拨乱反正,重建大陈。
如此调配之下,谢珏叛军被政令统一的大业军队打得是落花流水,东躲西藏。
群臣闹了一场,一点作用都没有, 慢慢的表面上就平静了些,但私底下是想尽办法给周梓安下绊子。
他的叛军从肃宁州起兵,打出了:“驱除鞑虏,反业复陈”的口号。
宇文卓本人则策反了京城的两位守城大将,一举拿下了京师。
周梓安等大臣带领一万御林军保护着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大业经济还是以农立国的,自此周梓安又提出了新的“均田制”,并在江南率先执行。
可这四位托孤大臣就像封嘴了一般,怎么问都是不说。
后来谢珏跑到了东突厥边境,准备躲到东突厥国去。
而宇文卓是前朝陈国皇帝的正经玄孙,便自立为陈国第五代皇帝。
这样地方与兵部互相制约,互相配合,军权完全操于皇帝谢珉之手,防止了权臣擅兵的弊端。
另外减轻役让百姓能够得以安生。
但周梓安态度坚决,手段强硬,再加上江南刚刚重建郡县,所上来的官员多是云腾书院的学子,与周梓安很是同心。
可是又是所有人没有料到,昭帝二年初宇文卓竟然起兵造反。
战乱过后,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让饱受战火之苦的老百姓休养生息。
又明令地方将领只有领兵权,而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
周梓安是没有空理这些人,谢珉如今为她顶住了质疑和压力,而她作为谢珉私人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带着于稠等书院的同窗,还有原来谢珣的心腹大臣们,要做的就是帮助谢珉赶快在朝堂上立起来。
正好谢珏的叛乱还完全没有平定下去,大业原实行的是府兵制,是由各州刺史掌管兵权。
这一次宇文卓叛军的规模可是要比谢珏叛乱时大得多,而且明显是筹划多时,而且因宇文卓在兵部,大业东、南、西、北各地皆有州郡起兵附和于叛军,一时间中原大地狼烟四起,血雨腥风。
周梓安趁用兵之计,另以御林军的名义招募了一批精锐之师,统兵的皆为谢珣的亲信,是由谢珉直接负责的,以后便是谢珉自己的亲信部队。